大学到底该不该去参加社团?
作为一个过来人,亲身感受过一些来自社团的“up and down”的体验,在此谈谈我的想法吧。
大学到底该不该去参加社团?
在此之前你可能会在心里列出一些权衡标准:
自己参加社团的初心是什么?
1、与志趣相投的小伙伴为伍,相互吸引,相互学习
2、锻炼能力:人际交往、口才沟通、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让课余时间更加丰富
4、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5、在交流与活动中增长见识,认识自我,查漏补缺
纠结的点有哪些?
1、有官僚气息
2、有时候活动交流会有无效内容
3、耽误学习
4、不适应的地方会影响你的心情
那么在这二者之间比较,有的人会有倾向的一方,懂得取舍,就很果断的做出了选择。而有的人总要在两者之间徘徊犹豫,还是无法取舍。
对于无法取舍,果断作出决定的人来说,是很正常的。
毕竟目前来说你没有深入体会过,只能靠网络上的一些言论或者身边人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来看待问题,会有一些主观意识的影响,缺乏实践带给你的具象判断。
那么你矛盾焦虑的点就是:
社团有它的优点能够给自己一些方面带来帮助,但是又怕自己到最后会因为社团的一些弊端而做了无用功,或者融入不进去,被那些不好的地方影响。
找到了这个问题本质,结合我自身经历,说说我的想法:
1、你有试错的机会
其实,在我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考虑的并不是到底该不该去的问题,而是我可以去参加哪些社团的问题。
在我看来,想的太多难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那些纠结之后带给自己的还是不确定和焦虑矛盾,所以,我宁愿去行动,只有去接触了,才更能够出于自己的经历和本心体验,来得出更佳的判断。
况且,学校里的社团不像是职场上的公司机构,你也是可以先去体验过的,你有试错的机会。
比如我之前参加了院里的宣传部,但最后也是由于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就离开了,但是我后来又去到了我喜欢的文学社,在其宣传部交流学习,却有很好的体验。
后来我也会觉得,当初什么都没去试验,就要迷失在想法里,是有一点夸张啦。至少,后来我去经历过了,然后我知道了不适合我的地方,我也在这些社团里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留了下来。
2、重要的是在于过程里体验后的收获
我们权衡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就直接跳过步骤去看结果了。刚疑虑完高考结果如何的问题,然后初进入校园,来到另一个环境,会疑虑社团有没有用的问题。
而正是过程里的收获导致结果,而不是你光用想想就可以直达结果。
我不遗憾我当初参加社团的决心,尽管它给我带来过好的和不好的体验。
比如,我因为被误会过而不懂处理情绪难过好久,但我也在社团里小伙伴的陪伴里,度过了一段很愉快的时光。
我在那些不愉快的时光里,看到了自己的柔软和坚硬,然后会去懊恼和变好,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吧。我在那些愉快的时光里,和大家一起组织活动,想方案,策划宣传,这些都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能力。
而如果当初我在一开始犹豫该不该参加社团的问题,选择了不该,这些都成了空白,我没有那些经历体验,我现在也不会有这些感悟想法。
在经历过社团的两面性,我也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两面性。也算是给成长带来了潜移默化的一段影响。
以上,如果你就此决定去参加社团,那么我下面再说说如何去选择社团:
1、社团在精不在多
刚开始进入大学时,难免会激动兴奋的,看到一排排的社团招新,新奇十分。然后就在师兄师姐的热情推荐下填了好些社团,接下来就是初试、复试、录取后参加每周的交流活动。
这样下来,要是你参加了好几个社团,难免会有时间上协调问题,还有精力上的问题,你要协调好社团时间和学习时间的问题,所以,选得多,不如选得精。
2、如何选得好?
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目的。
比如:如果你想要锻炼自己的口才,可以去外联部。你喜欢书法,可以去书画社。你想要当干部,可以去学生会。
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得到什么,然后结合自己的精力和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
最后
社团的存在终究是为了把有相同意愿、相同爱好方向的人组织起来,然后大家在一起学习交流,你在其中得到收获和经历成长。
如果你觉得不该参加社团,那么社团带给你的优点,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比如实习,创业,参加科研活动,学校的各种活动。
如果你觉得该参加,或者还在犹豫中,希望通过我的这些想法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共鸣。
-End-
图片:pexel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