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力量
1、分享和交流情绪可以加深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关系需要分享和渲染积极情绪,抚慰和减少负面情绪。要包容和迎合孩子的情绪。
2、情绪被认为是人的感觉,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情绪可以是人脑的一种处理过程。是大脑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3、情绪的一个基本特征叫初级情绪。是大脑对外在经历的第一评价。为我们的思维和身体提供准备。初级情绪在非语言表达层面可以直接观察到。我们要与初级情绪产生联结,而不是把情绪化当作情绪的表达。
4、一个人童年时严重缺乏情感交流,就会导致他失去情绪处理的能力,而在成年时对任何事都没有感觉,这种叫做情绪能力的缺失。
5、情感的共鸣就是我们与他人初级情绪的联结,产生被理解的感受,处在一种调和的状态。除了调和的心理联系能够产生共鸣 ,另一个产生的关键因素叫做“镜像神经元”。
6、“镜像神经元”把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旁观者的心理状态联系起来。当我们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时,就会无意识的产生同样的情绪状态。这是同理心产生的基础。
7、获得融洽之感的关键是情感交流时的感同身受。通过分享思维间的能量流动,也就是我们的初级情绪,让彼此的心紧密的联结在一起。
8、与孩子交流沟通,让他接受达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要与他们的内在感受,外在的经历相一致。这样才能与他们的情感达到调和,产生共鸣。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构建协调连贯的人生。
9、进行情绪联结,需要我们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开放,不评判 ,积极,理解,尊重。不仅从自身角度,也要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先解决自身的情绪问题,才能不妨碍我们与孩子的交流。当我们出现烦躁的情绪感受就会唤起孩子的情绪防御墙,这样,我们之间的连接就断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