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记小曲皇后何忠华

记小曲皇后何忠华

作者: 风雅钱塘168 | 来源:发表于2018-10-01 18:16 被阅读51次

              何忠华 女。出生于湖北武汉。一级演员。曾任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长,中国曲艺音乐学会会员。1960年入武昌曲艺队。1973年调湖北省曲艺团。1989年调湖北省曲艺家协会。演唱的湖北小曲《选妃》获“全国曲艺(南方片)观摩演出”表演一等奖;《石破天惊》获全国曲艺电视大赛表演二等奖;《楚歌·碟子曲》获全国第三届电视“星光杯”二等奖;发表短篇唱词《南方烈火》、《送药方》、《南原突围》等,其中,《南原突围》参加首届中国曲艺艺术节展演。发表的论文有《湖北小曲说唱表演初探》、《曲艺声腔表演漫述》等,主编湖北曲艺丛书《花影录》、《弹唱与大鼓》、《楚韵新曲》等。1991年在奥地利布契伯格第十届国际民歌民乐节、德国费尔索芬第二届国际民歌节上演唱湖北碟子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以上是网上所能找到的资料,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何老师现场发言透露出来的信息,由于时间的关系,她说得非常简略,但我听得非常仔细。她说自己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位盲人,对于当时风华正茂且是从父命而弃学拜师学艺的她来说,无异于一瓢凉水当头浇下。她先后有过两位盲人师傅,在曲艺队里有过多位老师,这个几天,那个几年,从武汉,到天门,从天门,到黄陂,从黄陂,又到武汉,转了一大圈,湖北小曲陪着她从青涩年华,到今天的满面风霜。她初心不改,一直一直秉承着前辈人的教导,兢兢业业从艺,本本分分做人。可是,舞台没有了,在建国前与天津市的劝业场、上海的大世界齐名的武汉民众乐园被拆了,她心痛啊!那是她初次登台的地方,她在那里,见证了武汉人拖家带口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天的盛况,一张票游遍全园。只要进来了,孩子有孩子玩的地方,也不怕走失,大人们固定是在戏台前,听着小曲,磕着瓜子,中场休息,街坊邻舍拉拉家常,孩子玩累了或者饿了,直接来戏台这里找妈妈,完全不担心找不着。她说,几十年了,湖北小曲这门艺术,从我个人的角度,好多好多的老师,他们在60年代就开始,把这个宝贵的遗产传承到我的手上,我不能忘掉这些老一辈,他们把宝贵的遗产传下来,如果到我这里就终止了,我就成了罪人了。而且,现在国家很重视这一块,传承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她说,收徒不仅仅是为了强化自己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让后来人从现在开始要有责任意识,今后他们肩上也要承担责任,对他们来说,他们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只有这样才真正叫着一种传承。她说,我们省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省曲艺团,省曲艺团撤销了,这是我最大的心病。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在省艺校办曲艺班,曲艺班毕业的孩子,我当时就想组建一个团,这不是我个人想法上的,有记者采访我问这多年没有省曲你干嘛?我开玩笑地说,这些年我搞了个曲线救曲艺。我就到汉阳在那里成立了曲协。只要有曲艺的节目,群众还是很喜欢的,这么多年小曲生疏了。近几年群众文化发展得非常快,我基本介入了群众文化这块。她说,现在,喜欢听湖北小曲的人不多了,湖北小曲的演出场次也不多了。我们的民众乐园呐,什么时候能重建呢?这是我的一块心病。小曲啊,很多时候都是耳口相传,要手把手地教,“坐皮沙发,喝香片茶,听何忠华,”这是老武汉人的生活态度。文化要传承,观众也是需要传承的。

            湖北小曲渊源于明清俗曲,由流传于湖北中部的“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合流而成。其曲牌丰富,曲腔婉转。1960年,13岁的何忠华考入武昌区曲艺队,师从盲艺人张正浩学小曲,她牵着盲人老师走街串巷,学表演、学技艺。一年后,何忠华再拜湖北艺术教育学院的著名小曲艺人喻义和、程德荣学艺。1984年,38岁的何忠华通过成人高考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经过两年脱产学习,圆满完成学业。冥冥之中,不知是湖北小曲选择了何忠华,还是何忠华老师选择了湖北小曲,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何老师下放的地方居然是天门,而天门恰恰又是天沔小曲的发源地,在那里,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生活多么艰难,但丰厚的小曲土壤让她忘了那些。待后来,环境稍微宽松点,黄陂敞开怀抱接纳她,而汉滩小曲又是以黄陂话为主,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感叹命运之轮的神奇。

            聚会上,何老师说着说着就唱了起来,轻盈袅娜的唱腔如同钢丝在空中百转千回,修长的手指不自觉地呈现出专业的招式,尽管还在生病,尽管手腕处还系着住院的标志,金口一开,小曲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然地出来,顿时,略显憔悴的脸上熠熠生辉,生动无比,仿佛回到了台上,老友新朋齐聚一堂,只为了听她那清泉般的雅调,如沐春风。

            何老师,真希望有一天,您能再次回到民众乐园,为了那一天,您一定一定要保重身体,湖北小曲不能没有您!

            写到这里,按说小文应该结束,可思绪却如同空中飞转的流云。从何忠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韧性,一种执着,一种对信念孜孜不倦虽九死而不悔的追求。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五千年,战争、动乱、迁徙、甚至于屠杀,都无法割裂世代相传的文明历史,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甘愿保留文明火种的守望者用自己羸弱的身躯,用不太年轻的生命却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用心传递,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到今天独独只剩下中华文明可以解读了。在今天的中国,究竟还有多少民间高手在默默地守护着曾经的辉煌呢?木匠用自己的手艺做出了大小不等的足球且全部都是铆榫结构,篾匠用竹子劈开的篾片条编茶杯且滴水不漏,雕花匠一锤一凿雕出的龙凤呈祥,还有油纸伞、木头造桥术……就是今年春节,一夜之间风靡江城的新洲区李集的《高台狮子》,不也是全村人世世代代默默无闻的守护才能大白于天下吗?多么想,多么想这些非物质文化,多些人关注,再多些人传承,真的不想,不想后代儿孙将来有一天只能在纸上见证曾经的福地,在视频里认识曾经的传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小曲皇后何忠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vn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