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街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春幡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自是春心缭乱,非干春心无凭。----------------[唐]欧阳炯《清平乐》
春幡即春旗,或称幡胜、春胜。立春日,中国的古人或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
《后汉书 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亦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
想那以冷色调凝固其华彩的大汉,如中国文明的清晨,颜色尚未苏醒,先醒的却是黎明的青色,一种被抹上夜色的绿,他们是中国的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那身着青衫的人们,手执青幡立于文明的大道上。
安静,肃穆,在等着,万色喧嚣,忽如烟花绽。
春天,如它的甲骨文一样,草木沐浴着阳光,而种子拱起大地破土而出,万木生长,人间世一派生机盎然,为着这样的勃勃的生机,人们都要拿起小旗子呐喊,所以,要剪春幡,挂在树上,夹道欢迎春天的到来,缀在美人的头上,让春风追逐得美人归。
《东京梦梁录》里记春日,“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穗之兆。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樸头上,入朝称贺。”入贺完毕,戴归私弟。
那些去迎春的人,头插春幡小旗,带冬离去,带春归来,春天因着人间的刻意,于是在春上更春,在喜上更喜,人间,所着迷的就是这般的锦上添花,而织的天上人间的好锦缎。
挂这种春幡的习俗,不仅立春日上有,在人日即正月初七这天,亦是同样的剪绢纸为小幡、人形、花朵等头饰簪于发上,统称“彩胜”。《荆楚岁时记》:“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为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传说女娲每日造一物,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东方朔《占年书》:“人日晴,所生之物蓄育。若逢阴雨,则有灾。”
女娲捏土造鸡狗牛羊,天面不改色,而当她捏土造人,惊动了天都要紧张来看,脸色变了又变,不同的脸色,就是这一年他要给人间不同的运程。
于是人们要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要比花更像花,想要讨得老天爷的一个好脸色。
于是那春天的路途上,美人头上,春幡袅袅,而上帝看花云陌上,缓缓归,心情好了,天就晴光万里,于是一年又是好运程。
漂亮的春天,不仅天有个好心情,写得一个好的工作计划,人间亦是要为彩旗招展的春天欢欣鼓舞,而如苏轼为春天万分惊喜而留词:“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动画片《水果篮子》里,看着漫天的飞雪,有人问没有家人,孤苦伶仃的女主角“你觉得雪化了以后是什么?”而天真乐观的女主角回答他:“是春天,当然是春天了。”
春天让人以身历艰难、感生之欣喜,春天一刻,连濒死的虫蚁亦要惊蛰而起,为了这个春天,重新开始希望满满的人生,如重新装上劲霸电池的小兔子,敲着小鼓咚咚咚的一往直前……
古人的心很大,要在自己脸上画眉山远水,而如张慧剑的月下钟山“青苍压眉,意大舒适”。要把发髻高耸作云鬟,而妆成日日行云意。春天来了,亦是要如是地剪春天缀头上,春风马上梦,衣锦荣归。
但纳兰性德的春天,虽然亦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人人忙着剪春幡但亦忙着思念那不归得人:“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
古人送人时总要折柳惜别,以柳“留”人,所以纳兰性德想起当年将长长的柳条绾成结,依依惜别伊人,而今盈盈笑脸却永隔银河湾,纵无风雪也受尽思念的摧残。
青雀是神话中西王母的信使,玉虫比喻灯火。青鸟何时带来你的锦书,而那伊人也许正在灯烛下剪裁春幡。这样辛苦的思念让人情何以堪。
春天来了,那些“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的遐想,“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欢愉,“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的逸情,只因有远人未归,便“远路应悲春皖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依稀剩下“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的记忆,记得那时“楼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思念就这样被春风阵阵割断,叠叠断成绪,墨拾起,笔染相思,暗题尽,朱门白壁。动离思,春生岸远,烟销残日。
辛弃疾为立春日写的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春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郑骞认为,这首词是辛弃疾听到了宰相韩侂胄为了策划北伐,需要启用一些主张抗金的有识之士的消息后写的。他说,这是不是像美人头上的袅袅春幡,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回来。只怕还是会遭逢意外的风雨而让人心寒。如果韩侂胄用人不当,就像那主持春之筵席的人不知好歹,没有把色香味俱佳的黄柑酒拿来荐酒,只堆了一盘韭菜当做佳肴。不过这次应该不一样了,那韩侂胄就像是东风熏梅染柳来网罗俊才,不久后只怕就能网到我头上。趁现在还清闲,照一下镜子,看自己已经人老朱颜改。于是忧愁泛起,翻来覆去的想,谁能帮我解此连环结啊,而此时,最怕看到的是那大雁数行,他们倒先回到北方……
中国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于八十五岁高龄时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了反驳郑骞先生的观点,说此词当作于辛弃疾年轻时,写的大概是与新婚妻子一起度过立春日时的窘况,拿不出过节的黄柑酒,更摆不上五辛盘。他认为辛弃疾的“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这一句化的是苏东坡“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说是立春日要作辛盘。邓广铭说他在看到《宋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辛公)稼轩历仕始末》这篇有关其完婚时间记载的文章前,看到郑先生的文章的话,亦是不敢作此文而作此推断的。
孰对孰错,只有辛弃疾自己知道了,但是不一样的解读有不一样的风景,我们就做那看风景之人,得风景之美。
而跟郑骞释义呼应的正是那首著名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说的正是被网罗而去的辛弃疾受命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一方面踌躇满志,一方面又又忧心忡忡。但辛弃疾以此词为其压卷之作。在他暮年时这一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是那个“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的老当益壮,将他一生慨然的气概推向了永不退的高潮。
而那个美人头上的袅袅春幡,终究只是英雄心中飘过的一抹温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