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咱们组针对作文课怎么教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尝试。虽然不是特别成功,但也迈出第一步。教研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拍照留痕迹,而是着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学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有很多,如果我们都去做的话,既没有精力和时间的保证,也不会有任何有效的成果。当前,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建议咱们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习作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途径。
1.读理论书籍,更新习作理念
管建刚老师在习作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作文周报》的评改系统,从写到评再到激励手段都有具体的做法和抓手。我们这学期可以先阅读管老师的相关书籍,了解习作教学的有效方式,逐步提升习作教学的理论知识储备。
上周,我上《猜猜他是谁》就是基于管老师的“习课堂”的理念进行的尝试。其理论可以概括为“读—写—读—写”,简单来说,就是读范文,仿写片段,最终形成篇章。
其实,关于习作教学的著作还有很多。我们只需要专注一个专家的理论,通过细读、模仿等找到方法,最终形成自己的习作理念。
2.课堂实践,将理论自动化
书读得再多,只有落实到课堂实践,才有可能检验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上周,我上过课以后,意识到缺少必要的指向性,导致学生在写学习单时不知道该怎么做,影响了习作教学的效率。课后研讨的时候,大家也提出自己中肯的建议。于是,我对教案进行了二次打磨,并由杜老师再次教学。经历这样的过程,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收获。
因此,第二单元的习作课,咱们还是由一位老师提前备课、上课,再研讨细节以及课堂效果如何。这次的频次不会过多暂用大家的时间,遵循能听则听的原则。既是帮助授课人提高教学水平,也有助于听课人思考如何创新习作方式。
还有本学期的校级公开课,我建议仍以习作教学为课题进行展示,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真正提高习作教学的水平。
3.课后练笔,训练学生的语文组织能力
习作能力的提升,仅靠作文教学是教不出来的。我们要用好课后的小练笔,训练学生的片段书写能力。比如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还有第6课: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请照样子写一写。这两个小练笔,我们就可以侧重训练学生学写并运用比喻句的能力,为习作教学做好铺垫。
小练笔相对来说,比较自由,适合平时的练习。咱们更不用有负担,因为不是检查的项目。学生写多写少,写好写坏都可以,关键在于学生愿意去写。
4.搭建平台,让学生投稿
变作文为作品,激活学生主动写的积极性。比如管老师的《作文周报》就是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投稿,不断的修改中逐步提升习作的能力。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们要把心态放平,逐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都行。
习作教学,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我们要得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有了输入,才有素材,才能输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