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为什么而写作

为什么而写作

作者: 已匿 | 来源:发表于2016-03-16 02:36 被阅读0次

    记得高中那时在杂志上看到郭敬明在被问及写书是为了什么时,回答说:“为了钱”...一时哗然,鄙夷之声四起。在诸多篇高考范文中,充满这样的句子“这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当郭敬明毫无掩饰的说为了金钱而写作……”看完之后我困惑不已,毕竟我觉得郭敬明这话是有相当的合理性的,如果这是错的,那么究竟写作是为了什么呢?时至今日,已难考证郭敬明是否说过这样的话,不过看来这话说的的确有失妥当,国人始终不喜欢这样赤裸裸的言语。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说法了,那就是——“为了自由而写作”。是否看起来很空泛呢?


     其实,为什么要写作呢?这并非是必要的,因为一个人完全可以把想法全埋在心里,纵然是天马行空的故事,也没必要写下来,完全可以独留心中,每当夜寂,再如数家珍般在心中把玩,直到进入梦乡为止。况且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那么多珍奇的梦,却也未曾见过记录半笔。就算内心想要跟人分享的欲望止不住,亦可以如孔子,佛陀,苏格拉底这般述而不作。最不济,二三子,闲谈处,互相扯扯皮,跑跑火车也就算了,何必留下文字呢?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就是为了“卖钱”嘛!不不不,不应该这么说,委婉点,“为了实现自由的理想而写作!”只不过,实现自由的工具正是——“金钱”啊。蒲松龄每次支付茶钱,只为听到路人的好故事,当他已经获得的时候,完全可以当做私产,不必写出来分予众读者阅读的,然而如果他这么做,又何以支付每餐茶钱?但是经由心血,金钱换来的故事,赠与读者阅读,并收取一定金钱,就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了,这正是他生计和继续创作的来源啊。如果说,他应当将他的书送给那些买不起书的人,那他又能送得了几个?他又能一个人誊写多少本《聊斋》呢?印刷出版的费用又由谁出呢?所以唯有借助中间商印刷出版,经由众人购买,才能让多数的人读到书。而分散在各地的买不起的书人才有机会去向附近买到书的读者借阅,否则天下人挤破蒲松龄门口,蒲松龄也只能两手一摊。之于蒲松龄,从中获得的又是什么呢?金钱?挖个坑埋一地金子,然后“茅屋为秋风所破”?有什么意义?所以蒲松龄应该用这笔得来的金钱安顿妻儿老小,改善生活,而后不用辛苦兼职给地主放牛,获得更多自由时间,继续创作,向“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不知是否为讹传,于初中借阅《聊斋》中见识此说。)进军。当然蒲松龄是否像我所描写这般过上幸福生活,我并不清楚,貌似没有,上面这些不过是我“想当然尔”!直到此处,我们终于可以把不好听的“为了金钱而写作”和好听的“为了自由而写作”都说得理直气壮了。只不过这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金钱只说到工具层面,自由说到了成果层面。不过,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个高尚的最终目的——建设自我以及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文以载道嘛,借助市场,能够以足够大限度的向大众传播~嗯,“核心价值”!其实此段连篇累牍,废话连篇,摇摇欲坠,其义可以概括为“以智慧资源获取工具便以更好的开发智慧资源。”写作如此,其他生产活动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便明白为何要在市场经济一词上加个“自由”二字。我这么一个小子在这讨论经济学也真是班门弄斧了,见笑。      

        这里所说的的“成本”,“自由”,不单指其普遍所理解的含义,其实前面所说的蒲松龄的心血或者称之为死亡的脑细胞也是成本,在茶店坐酸了的屁股也是成本,看着太阳渐渐从黄色煲成红色也是成本。然而他所付出的这些成本能最后换算为多少金钱,全取决于每个读者愿意用多少钞甩他一脸~所以蒲松龄得猜要用什么价格卖书,如果愿意甩他的阔爷越来越多,他当然把钱提得越高越好,毕竟有人慧眼识珠嘛,那么他的书真的就是字字珠玑了,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大神!而后,阔佬走了,剩下清贫的书生也想拜读神作的话,那么蒲松龄也可以尽其所能,打折促销或者友情赠送,多少再捞些。这样看来,蒲松龄的屁股是多么值钱,而在座的各位却都是免费的!再说回自由,蒲松龄借助其八斗之才获得越来越大的自由,从此可以去为所欲为,花天酒地...嗯嗯,咳~不过终究还不算是最自由的,他跨过写作门槛,冲破准入障碍,仍需借助金钱这一工具才能自由。其实这还是有限制的自由,仍然没有通天的本领,逍遥海外的本事,最大的自由只存在于庄子的《逍遥游》中,凡人嘛,还是要被大块劳形的,所以只能不断借用金钱工具才能获取更大自由。因此我们爱钱完全可以说我们热爱自由,爱无数的钱可以说我们对自由的向往永无止境,这是事实,无可厚非。

       不过呢,金钱这个工具终有一天如同耒,耜一般绝尘于历史长河中。

        让我们说回郭敬明,《小时代》貌似在网上恶评如潮,通过评论,我们大概能够了解或许是郭敬明先生精神资源太过贫瘠,所以开发出来的都是些花花架子。不过花花架子还是有人会喜欢的嘛,毕竟阔爷多了,啃得起精神食粮的人也就多了,那么爱好什么口味的自然都会有。TFBOY现象亦是如此,又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挑剔,挑剔到成为美食鉴赏家。不过众人对如何分辨出好坏产品,终究不是那么了解,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自从认识这个词以后,我发现这个词太好用了。为什么上帝是全知的,而我们如此无知,因为信息不对称嘛!为什么博士,专家,教授知道那么多专业知识,而我一无所知,因为信息不对称嘛!真是太好用了!好了,讲真,计划经济为何不如市场经济?看起来都是专业化分工,不过计划经济里是看不出真正的需求的,计划里的需求完全是“主上”的需求嘛!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在市场里,跟蒲松龄这种热爱狐狸精的人臭味相投才会去买他的书,伟大的蒲松龄先生的剩余价值才能被榨取嘛。用榨取这词实在不好听,毕竟蒲松龄先生是自愿且非常开心的被榨取呢,所以我们用双方达成满意的交易好了。(蒲松龄先生被我用了太多次了,估计有人都想吐了,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我们看到随着每次信息传播工具的翻新,万恶的金钱就翻倍增长,比如印刷术带来的资本革命...而如今这个时代,网络正是这样的工具,在这样的信息爆炸时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越来越小,真正考验人的,是筛选到正确信息的能力。当然会有人喜欢“有奇怪的东西混进来”的感觉,人嘛,毕竟是感性生物。不过自有高人能捉住正确的信息。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这一切的结果是,志同道合( 臭味相投)的人找到了组织,结合在一起,“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了起来”……这一群群人,你耕我织,我家八百个床位不锈钢,全天免费开放,其乐融融...这就是所谓的共享经济时代,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私相授受,最后金钱就消失了。那时即使我们不生产,也会有人工智能帮我们生产,为了慰藉我们的无聊,我们倒会发挥自己的创意去互相逗乐。如今的社群经济,粉丝经济正这种趋势,但只也是趋势,什么时候金钱消失还不知道呢。这就真叫“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跟父母,胞亲,朋友谈钱吗?于是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就这么实在了,春风化雨般,不带暴力的实现了~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写作上。如今书本免费时代已经几乎到来,作家靠版税几乎活不下去了,是时候转移阵地了,在网上,你狂热的粉丝除了会为你舔屏外,还会对你一掷千金,一字千金。最后一个故事,巴尔扎克真是跟他笔下的葛朗台分处两端,巴尔扎克,这个作家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用尽每一笔稿费后,重新提笔,捞了一波,继续花天酒地,挥霍无度...财富的确容易使人堕落,但是两千年前的经济大师管仲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我知道你知道这句话,财富的确可能使人慵懒,但它也会培养人的“贵族精神”,自由让人从容,知己几人,几杯清茶,共享平和一刻,人们自然会相互关怀,虽然没有春秋那时贵族的血性,却也得其文质彬彬之实了。当然有人不愿在网上免费分享文章,不屑与众人为伍,宁愿文字长埋黄纸。不过“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虽千万人,吾往矣。”纵然文章被人抛弃在地,我也有借口说我字迹难看,用输入法记录自己,字迹比较清晰~不过,像他们这样的人总还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当个纯粹的写作人,不因外界而分心,总是不错的。就像写日记,终究是自己的,不用分心去照顾其他人。不过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不要抱残守缺的好,因为我们的心田渴望笔耕的滋润,我们渴望得“道”者哀悯我众凡夫,不辞辛劳,施我雨露...于我而言,并不只热衷于当个写作人,我还有许多,写作不过是一部分,我还想体会写作之外的种种。不过话说回来,如我这样的文章也只是聊以自娱而已,又怎希冀换得自由的筹码。虽然如此,我还是想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而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yq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