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涵的妈妈对孩子的表现极为头疼,原因是她的孩子太调皮了。精力旺盛的他,每天不是在家里上蹿下跳,就是在学校里调皮捣蛋,活泼好动不说,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遇到新鲜的事物,在天性的释放下,显得比同龄的小伙伴活跃很多,非要弄清楚究竟不可。
而和子涵同班级的另一个孩子雨辰,相比子涵就显得文静多了,做事安分,甚至还可以说有一些胆小懦弱,遇到事情时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表现欲强烈的子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每次子涵妈妈遇到雨辰的父母时,总是羡慕地说:“你们家的孩子真是太乖了,一点也不惹是生非,不像我家的这个野小子,每天不搞一点恶作剧出来就难受,子涵要是有雨辰一半安静就谢天谢地了。”
显然,子涵和雨辰,是两个极端的典型。子涵的种种表现,无疑是大人眼中“熊孩子”的代表;而性情温顺的雨辰,身上有着“乖孩子”的共性:不惹事,不挑事,听话乖巧。
如果要问家长喜欢哪一类型的孩子?相信大多数家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雨辰这样的类型,毕竟这一类型的孩子抚养起来省心省事,不像熊孩子那样到处不安分,搞得鸡飞狗跳团团糟。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过分乖巧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在受到外界欺负时,也常常选择忍气吞声的方式,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捍卫自身正当的权益,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乖孩子的性格,其实和这个敢闯敢干的社会有些“格格不入”。
想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乖孩子为什么会乖巧?是天生的性格使然吗?显然不是,除了极少部分先天性就喜爱安静的孩子之外,大多数过分“乖巧”孩子性情的养成,和后天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第一种,父母习惯掌控一切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变得“乖巧”。
在一些原生家庭中,有些父母性格强势,喜欢包揽孩子的一切,不允许孩子有选择的自由,也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都想去指手画脚一番,横加干涉。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父母都替孩子操过心了,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上什么学校,找什么工作,既然如此“省心省力”,干脆就变得“乖巧”一些,当一个“妈宝男”何尝不可?
第二种,有过挣扎和反抗,失败后只能选择顺从。
也有一些原生家庭中的孩子,不愿意被父母完全控制,他们选择抗争的方式,可每次抗争,换来的只是更多指责和体罚,也许是行为方式略微出格了一些,就招来父母的一顿斥责,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只能选择“乖巧”一些,因为既然反抗无效,还不如让自己乖乖听话,以换取父母的欢心。
乖巧本身没错,听话懂事让人喜爱,但太过乖巧的孩子,却让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问题是,太乖巧了,都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太过乖巧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憋屈”的灵魂,他们长期受到父母的压制,内心压抑,不敢有自我真实的想法和要求,即使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习惯逆来顺受的他们,也常会成为“受气包”。
其次,缺乏担当精神和责任感。太过乖巧的孩子,在遇到不公正的问题时,不敢表达内心的愤怒,失去了反击的底气,遇到委屈只能自己暗自“消化”,长此以往,这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自卑性格,失去了原本应该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春气息。
世纪恒通在线提问:对于性情温顺的乖孩子,您有什么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