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谌基平
一位微信网友来信说:基哥,我在一家电商公司工作了三年,现在也是公司的一个小领导,但总有种没有办法再往上突破的感觉,由于公司的制度太强大,所以我们只需要做好某一块的执行便能有比较不错的工作业绩,接下来的路线就是在公司等个几年,然后再往上挪一个职位。但我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人,知道这样下去不行,所以平时也在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买了很多的书来看,因为工作范围的原因,所以很多的知识没有立马可以实践的机会,一看就忘记了,请问你有没有一些好的读书方式呢?
答:你好,你说的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我好久,相信也有很多的年轻朋友会因为这个问题导致对看书丧失信心。有一次我在机场候机,刚好看到旁边有个青年抱着一堆书在看,粗略数过去有8本左右,当时特别的好奇和他闲聊了几句,得知他是遇到了飞机晚点了七八个小时,无聊之下他在机场店买书看,不知不觉看了快八本。当时就吓我一跳,别说七八个小时看8本书了,按照我蜗牛似的速度能看完2本已经很不错了。于是颇有兴致的和他交谈了起来,他叫张兵,当时他还在军队服役,先前他通过自学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当时听完他的介绍以后钦佩不已,抓着让他分享干货。
张兵说知识管理分为五个环节:搜集知识,学习知识,储存知识,使用知识,分享知识。 思维导图能搞定学习知识和储存知识两个重要环节。把思维导图搞定,知识管理就搞定了60%左右,知识储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看书可以分为泛读和精读,遇到经典的书籍,他会用三步法来完成,各位仔细看好咯;
第一步:先把书的目录用思维导图敲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自己对目标书籍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
第二步:再快速的把书过一遍,无论看得懂还是看不懂都继续往前翻,不要陷于思考;边看的过程中把你认为重点的地方画出来,每划出来一个重点就标注一个序号,比如1,2,3,4这样;快速看完以后继续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标记好的知识点敲出来;
第三步:针对思维导图,问自己三个问题 A: 每个知识点的原文是什么?即该知识点的前后语境是什么?B:如果我要把该知识点分享给别人,我该如何表达?C:该知识点如何运用?
以上三个步骤看上去简单,但如若能认真执行下来,知识管理效果会非常棒。
我拿“ceo说”这本书简单举例
有人会担心采用这种掠夺似的看书法,会不会错过书中的精华?
这种粗暴似阅读,确实容易让我们错过一些风景,在商业上我们叫损耗。我来和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假设一本书等于一头100斤的猪,现在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切这头猪身上的肉:我们用上述的三步法去读,或许只能切到这头猪里的50斤,那如若用你原来的方式能切到多少呢?会不会比50斤要多呢?如果你自己掂量出来的答案是否,那么采用这种方式相对于你之前的切法便是一种进步,设计目标的时候要循序渐进,先从吃不到50斤进步到能吃到50斤再说。
如果你对如何做知识管理依然存有疑惑或者其他的困难,欢迎留言给我,为你连线张兵老师为你排忧解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