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没有碰到这种情况:为什么很多事情做着做着就没有动力了,为什么明明年初制定计划,完成度不到一半?为什么明明今年要去坚持一项目运动,很多人都说是内驱力不够,是不够自律,但我更认为是人生没有志向。 人生要立志,要树立人生的志向,这个是很难定量的一个问题,也很虚无缥缈,但是却是我们内心的力量来源。
人生立志其实就是要把这样三个问题想明白:
1. 我每天要怎么度过?
2. 我这辈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3. 我能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去贡献些什么?
有没有发现,问题是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回答。我要怎么度过今天,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有没有自己清晰的界定标准?当你一个一个目标实现,人生逐渐越来越明白起来,再去拉高动机,我能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去贡献些什么?你会发现动机高了,我们的心就变得更大了,我的志向大了,我做事情可以看得更远了。也许很多人一辈子都找不到答案,但确实需要我们用一辈子来问自己的答案。 先讲3个故事,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第一个故事 :
2022.12.21我们的罗振宇老师,完成了他的每天60″语音的第10年,3652天,很多人都被震撼到了。60″,太不起眼,然而3652天,也实在是没啥人跟他争,你可以狠狠做直播12小时,但坚持10年的只有罗胖。 你可以1年断听,3年断听,5年断听,但他一直就在那里,从未断更,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十年为尺,用10年这样的一个时间,跨度作为衡量他人生的尺子。我们经常听到坚持长期主义,是对时间有耐心。有人问罗振宇老师,你能坚持把这件事情做成是因为什么?他说我把我要做的事情变成了日常的习惯,像吃饭想睡觉,像喝水像刷牙,我不做会不舒服。你会发现这件事情做10年,在他的人生历程里只是一件小事情,但你会发现他讲《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他也要做20年。 我们每个人也问自己我每天一定会做的事情有哪一些。你日复一日在做的事情,就是你自己,而生命的一切就是来源于日复一日。
第二个故事: 蔡志忠的故事
他从三岁半就开始模模糊糊知道自己的志向,看了他的采访,他能用几分钟讲透道家、儒家以及佛教的精髓,他讲话是没有起伏的,很平静的把他的感受,把他的人生智慧传播给你,然后他每天他去做他自己热爱的事情,完完完全全忘我的,他说他画画这件事情,他可以坐在那里,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晚上1点多起来,就开始一直画,然后他试过就是很多天,很多很多天很多天一直在画,然后中间可能就稍微喝点水吃点食物,就稍微睡一会,忘我的程度。几乎已经是修炼成仙了,神仙的仙,我们把它进行拆分,就是人在山中,修炼。 我们大多数人不一定学他,成为仙人,但是我们要修炼自己 。 我们为什么要修自己呢?因为我们有困住自己的点,一个方法是我们总是想要去突破卡点啊,这是修的一种方向;然后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就是你去立志向,然后去不断的拔高自己的维度,打造自己的做事的动机,你会发现你站得更高了那些本来存在的卡点,它其实也不复存在了。 就拿职场来讲,升职加薪,职场潜规则哪里都有,但当我不去理会这些,我不断在自己的专业上打磨,去写报告,让报告写的更有逻辑,那颗闪闪发光的自己再也无法被掩盖。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不管问题是什么,我们就只管修自己。
第三个故事: 稻盛和夫先生
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大师,他有着自己独到的经营哲学,把那个濒临倒闭的日航把这家公司经营好,除了他使用阿米巴经营方法之外,然后稻盛和夫说是因为他进入到这家企业之后,他一直在传播利他的思维,他身体力行也让,也让日航的所有员工都看到,他完全没有拿任何的报酬,就去纯粹就是想要去拯救这家企业,然后所有人都被他这种体现动念给感动了。你会发现他经营人生经营哲学就是利他哲学,这个是他的志向。现在我们看到稻盛和夫的书籍,各种公众号,已经成为一种教学体系以及精神动力。就像孔子、孟子,他们的思想流传千古。大师到了一定的境界,能被人记住的就是思想,思想是可以传播几千年的。
回到最初的3个问题,以上3个故事可能有所启发, 也许他们还是离我们很遥远,有时候我们的开悟需要人生导师,人生榜样,愿意一路跟随,找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