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的一位发小在与我闲聊时说到:“以前,我并没有感觉我过的不好,不仅如此,我反而觉得自己过的还挺不错的,在县城里有车有房有工作……可是,当我得知你的生活状态之后,我觉得我自己实在是太差劲了。”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当然可以看作是,由于“比较”而产生的差距感或是危机感。可是,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即,若是“你不知道的,你也就注意不到”。
想想看吧,如果在他的生活中没有像我这样一个且不说有多努力,但还算上进,还算积极进取的人的存在的话,我的这位发小会注意到自己的不足吗?
我想可能也会吧,或是即便不是我的存在,也许在他的生活中,也大概会出现一个类似我一般的人物吧。只不过,更可能的是,我的存在,加速了他注意到“自己的不足”这个念头的产生,进而,这使他渐渐感觉到了压力,又渐渐地将压力转化为了动力。
不过,这里可能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一番。现在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资讯十分发达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个绝对可以肯定的事实是——我的这位发小肯定可以在网上看到无数个,各种各样的如我一般的人。可问题是,为什么他们,统统都没有引起我发小的注意呢?
这或许就是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之间的差距吧,亦或是,这或许就是亲近的人与陌生的人之间的差距吧。
简单说来,即是因为我的发小亲眼看到,也亲耳听到,且还是经常看到和听到我的生活状态,所以,这很难不让他产生触动。
试问,“虚拟网络上的人,是真是假,甚至是是死是活,又与我们何干呢?可是,自己呢?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呢?那可有关系了,那关系可大了,那可得注意了,那可得集中注意力了,没错吧。”
我想,所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抵就是如此吧。而我们经常提到的鼓励,也实际上,除了言语上的鼓励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下四个字了——以身作则。
这或许会让那些想要孩子好好学习的父母们,获得些许的解脱了吧;也同样会让那些想要自己的对象做出改变的朋友们,获得些许的解脱了吧。
终于,他们意识到了症结所在了吧,终于,他们知道自己曾经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了吧。
今年,其实往年也有类似情况的出现。当我所辅导的小伙伴顺利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之后,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学弟学妹们,也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来找我辅导了。
当然,首要原因肯定是他们自己想要考研,其次,一个不可或缺的契机是,他们真的眼睁睁的看到了,他们身边的人在进步,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进步。
也许,有些小伙伴会问我,“那我生活中,没有一个能对我产生重大影响,且还是积极的重大影响人,怎么办呢?”
我的答案是,“就像是,我们可以自我鼓励,自我教育一样,我们当然也可以自我影响。而实际上,我们每天说的话,做的事,可能看似是对别人说的,是为别人做的,但我们自己才是被影响最大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