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朋友谈到有支教的梦想,但是未能遂愿,一直心不甘。
今天,读到大兵(我一直认为大兵的作品和我的思路特别合拍,我认同大兵的价值观。我一有机会,即向朋友们推荐,并且将大兵的书赠予朋友)的《我不》,有一段文字谈到支教,富有哲理,觉得蛮深刻的:
我鼓励支教,用实际行动鼓励过,也一直在鼓励着。
但是抱歉,从不鼓励短期支教,尤其不鼓励那些蜻蜓点水式的短期支教。
趁着暑假寒假去短期支教的志愿者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真的是去帮助那些孩子的吗,还是去给自己的人生攒故事?
或者,只是去捕获一份高尚感,寻找一份自我感动?
亲爱的,支教是种责任和义务,是去付出,而不仅仅是去寻找;
是一份服务于他人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一次服务于自我的旅行。
真正负责任的支教志愿者,不应该是一个只有热情的支教旅行者。
不鼓励短期支教,不等于反对支教。
如果可以的话,沉下心来在那些学校最起码教满一个学期如何?
只去蜻蜓点水地待上一两个星期或一个假期,你和孩子们谁的收获更大?
你倒是完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了,人生得到升华了,可那些孩子呢,他们收获了什么?你匆匆来匆匆走,他们的感受会如何?
在"支教"这个名词里,主角应该是孩子,他们没有必要去做你某段人生故事的配角,也没有义务去当你某段旅程中的景点。
话说得重一点儿,你有权利去锻炼自己,但何必拿边远穷少地区的孩子们当器材道具!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也牺牲了假期啊,不论我们去的时间长还是短,都是在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轨迹这话没毛病,若能系统而严谨地良性影响一个孩子的人生,善莫大焉,积福积德。
但诚实点儿讲,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轨迹是你的首要目的吗?
冠冕堂皇的皮扒开,在你心里,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和丰富自己的人生轨迹,谁的排序更靠前?
人在做,天在看。
发心真的是诚的吗?
我认识好多真正的支教者,默默耕耘,认真备课,精进挚诚慈念灌心如大乘修行者。
一个真正的支教志愿者,心应该是平的。
不会盲目寻求道德上的优越感,也不会居高临下地去关怀。
真正的献爱心不仅仅是去成全自己,更不是去作秀或施恩。
大兵作为一个浪迹天涯的行者,阅尽人间,对人生有所感悟。应该说我们多数人之所以萌发支教动机(还有人捐钱),还是多从自身扬善修行考虑,为的还是权宜之行。
大兵点透了:无论是支教还是公益,目的是要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点事。但是绝对不要是为了自己崇高而行,为了自我感动而为。
如此,抛却个人杂念,只要有心,人生处处可“支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