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世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同时也循规蹈矩地运行。
今天一大早,全网都在播放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今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00周年,所以他的曲目占据主导。
早晨开车时,完整地听了两遍《蓝色多瑙河》,接着平台推送了《拉德斯基进行曲》。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自1941开始,每年元旦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如期举行,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新年音乐会。
类似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这般的仪式很多,但是变化更多,令人应接不暇。
不断接收搞不懂的词、听不明白的话,还有一些不明就里的信息。
我既关注未来教育,也对智能科技感兴趣,这些都关乎幼儿教育,关乎教育目标及方向。
近来听到一个观点,让我深思:AI时代的到来,将淘汰绝大部分从业人员。当这些人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以后,并不意味着人们下岗失业,无技生存;社会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人类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不用劳动就可活着。
我想,如果这样的时代到来,什么人的生命才会有趣?一定是内心丰盈,有能力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人。
现在的孩子很有可能抵达那个社会,教育要培养自我强大、内在和谐、有美学修养的人。
还有一种声音说,未来只有两种人:会使用AI智能、和不会使用AI智能的人。对于这一论点,虽然感觉有些偏颇,但是我从一定程度上认同。
AI的本质是工具,要想驾驭这个工具,需要具备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力,逻辑分析能力,概念提取与运用能力,这些能力体现在提问上。
所以,我们要教孩子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获取知识的思维和能力。
今天听到一个信息,人类有可能在10年内攻克一切疑难杂症。提到了一个论据,我觉得可信。人们用了几十年时间,研究出十几种蛋白质折叠结构。而人工智能通过研究蛋白质折叠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目前已经研究出2亿个蛋白质结构。
纷杂的信息,纷杂的世界。
今天是日更的第1000天。无论外在世界如何纷杂,拥有内心的安然无恙,才是永远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