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伟大的胡适先生,曾对爱情有一句经典的诠释:“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
可惜,一语成谶。这句话也许就是胡适对于他跟江冬秀婚姻的最好诠释吧。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中国早期踏出国门的留学生。他从小学识过人,熟读国文,后考取了留学美国的公费留学生。
他还因个人志向和兴趣的引领,先后从康奈尔大学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农业专业转为哲学专业,师从著名的哲学家杜威。
这样的求学经历,在今天我们看来都是牛气冲天呀。
这些重量级的美国名校,都能被胡适自由选择,还能投奔名师。胡适的确还是很有本事的人。很擅长在中西文化之间,运用西方实用主义哲学来解决现实困境。
然而这样一位思想先锋,婚姻却守旧传统,他的夫人是个乡下来的大字不识的小脚太太。这在当时的民国朋友圈里,就已经是特大新闻了。
话说这位江冬秀女士,其实是胡适母亲给他选的媳妇,婚前两人面都没见过。恰好胡适所处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变革期。
那个时候一般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大多会追求婚姻自由,以此体现知识分子的理想与价值。包办的旧式婚姻,都被这群人“掀翻了”。
胡适作为这些人的导师级人物,自己是一个留美博士,又是改革先锋,模样更是风流倜傥,身边有无数的迷妹,怎么着也应该有个佳人陪伴吧。
可在婚姻这条路上,居然坚决向传统低头,不得不令人称奇。
从订婚的日子算起,等胡适和江冬秀举办婚礼的时候,已经有十年过去了。这些年里,胡适通过在国外读书主动推迟了婚期,江冬秀为此等了十年。
对于那时的女人,人生也没有几个十年等待。可见,有一些婚姻就是命中注定吧。
估计胡适为此也是颇为感慨。回老家结婚的时候,贴在大门上的喜联,是胡适自己写的白话联:
“三十夜大月亮,廿七岁老新郎。”
这和胡适写在《尝试集》里的《蝴蝶》一样直白: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
这种大白话对联、诗歌可以说是人人都能看懂,胡适对自己的自嘲精神,让所有看到的人,不由莞尔一笑。
02
其实,胡适最不喜欢的就是不读书的女子。
他在《敬告中国的女子》中说:“不读书的女性,不能算好的女人,只能是美的废物。”
他还建议:“要做一个好的女人,要真正求得女性的解放,一要放脚,二要读书。”
结果,胡适母亲为他选的这位妻子,除了算是名门望族之后这一点外,江冬秀相貌平平不说,既是小脚,又不识字,更别提读书了。
不仅如此,江冬秀还比胡适大一岁,而且“温良恭俭让”这种传统女性的美德,似乎也和江冬秀不搭界。
她个性彪悍,生肖属虎,做事果断泼辣,那是相当的厉害。
婚后,胡适曾与自己年轻貌美,既读书又有文化的表妹情投意合,他要和江冬秀离婚,准备和表妹生活在一起。
江冬秀听了胡适的离婚想法后,二话不说,先进厨房拎出一把菜刀,也有小道消息说是剪子,总之是凶器。
她把胡适的儿子拉到面前,大声叫喊:“要是离婚,我就先杀了孩子,再杀了你,最后自杀。”
吓得胡适,赶紧没了下文,胡适也因此成为了后来大家口中的“怕太太协会”的会长。
只是可怜了表妹,遭遇婚姻失败,又深爱胡适却不得,最终选择了一个人孤独终老。
爱情,在胡适的婚姻里,应该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吧?可又恰恰相反,胡适的婚姻总体上来说,还挺幸福。
有人说,胡适是用了自己最大的耐心来维系这段婚姻,还不断的运用哲学和文学的成果,提高自己婚姻的幸福感。
图为胡适与江冬秀看过胡适夫妇相处的一些细节之后,我倒觉得,恰恰是江冬秀身上的一种能量,才使得胡适家里的这个能量场“爆棚”。
江冬秀身上的有一种大气,今天看来也可以说是“女汉子”,这就把她的粗俗变成了“仁义”。
在那个动荡的年月,能够给予胡适平静而安定的力量,营造安静而温馨的家庭港湾,确实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
03
江冬秀是大户人家长大的女儿。
虽然不识字,但是对夫君对她个人提升讲的话,言听计从。
胡适说不喜欢小脚,江冬秀说放就放,虽然最后一双脚倒大不小,但也体现了对丈夫提出的要求,积极配合的努力。
后来在胡适的帮助下认了字,江冬秀还买了不少武侠小说来看,这也让她日后有了一种侠女情结,为人很是仗义。
她身上最大的特点,是克服了一般女性对钱财的看重。
可能也因为她本人从小家境优越,小的时候也没太过啥苦日子,总之她对钱财身外之物看得很淡,这一点确实和胡适很合拍,两人并没有因为经济问题闹过矛盾。
胡适作为一名海归代表人物,知名教授,薪水很高,还有稿费,经济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可胡适带着家人在北京一直是租房生活。仅在北京租过的房,就先后有五处:“南池子缎库后身8号、钟鼓寺14号、景山大街陟山门6号、米粮库4号、东厂胡同1号。”
而且家中经常留宿各种文友、学生以及各路友人,江冬秀也毫无怨言。
实际上,胡适的经济收入绝对的高薪了,但除了生活开支以外,他把收入主要用于购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这些都是江冬秀完全不懂的东西,但她不干涉,还很支持丈夫在个人兴趣、爱好上的投入。
胡适后来离开北京时,大部分藏书捐给了北京大学,很多书都是非常昂贵的孤本和古籍。可见当时,胡适在这个方面的物质投入,不可小视。
抗战期间,大家东奔西跑,逃命要紧。
江冬秀在逃命的过程,都不忘带着丈夫几箱心爱的书籍一起逃亡,这在生死未卜的时候,是多么需要勇气的事情。
除此之外,胡适之所以在民国朋友圈里,有那么好的口碑和人缘,很大程度上和他的乐善好施有关。
他经常资助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继续完成学业;还资助一些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以多种方式,为中国的学术研究,持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江冬秀也是这么做的。
有一次,胡适从外地寄回家1600元,江冬秀马上就给胡适平时资助的学生、家里的佣人、老家的亲朋一一分配,最后自己和孩子也没有多留几个钱。
胡适知道后,对江冬秀的大方大加夸奖:“你真不愧是你母亲的女儿,我母亲的儿媳妇。”
不仅如此,1940年时的胡适,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件酱红色棉袄。穿在身上不仅衬肤色,而且合身大方。
衣兜里仿佛还装着什么?胡适用手一摸,一个精心包裹的小纸包安安静静的躺在里面。打开一看,原来是七副象牙挖耳勺。
这么用心的细节,也真的只有胡适的夫人才能想到了。
04
记得有一次,胡适一位朋友唐先生要出国,他想到胡适收入高,就想把自己的洋车,转让给胡适。
想一想,每个月租车和给车夫的费用,买一个二手洋车似乎要划算一些。
唐先生那辆洋车,其实很旧了,他定价45元,本是想着有一个商业讨价还价的空间。
没想到胡适和他老婆江冬秀两个人,没人还价。很痛快的就支付了45元,倒让唐先生吓了一跳。
实际上,这就是胡适夫妇做人的一贯风格,他们和朋友打交道,一般都不会让朋友吃亏。
这辆洋车回来以后,经常因为车况不佳需要维修,江冬秀又花了21元给这辆车“大修”了一次,胡适每天就坐着这辆车去北大上课。
结果还是经常在路上“歇菜”,心疼胡适的江冬秀,毫不犹豫的给老公又买了一辆新洋车。
那辆没坐多久的大修过的二手洋车,等再次售出时,就只卖了13元钱。
从这点上来看,江冬秀为人在钱财方面,确实有着超越一般女子的豪气。
05
江冬秀还做得一手好菜,胡适为此经常得意的炫耀。
胡适家总是客来客往,江冬秀一年四季都能把餐桌做的热气腾腾。
连一个简单的鸡蛋,她都能做的不重样。时不时还会端上一两个大菜出来,让好面子的胡适总是很有面子。
江冬秀最拿手好菜“一品锅”,热气腾腾的端上来,里面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点缀着蛋饺,底下还有萝卜白菜,可以说是徽州人家待客的上品。
这种诚意,总是让来宾感到暖意洋洋、兴高采烈。
想一想,一天可能不止做一日三餐,随时可能因为前来拜访的人,要在厨房里亲自动手加餐。
听一大堆文人聚在家里讲自己听不懂的事儿,自己的任务,还要负责照顾好这些来客。
我想,这样的耐心,也不是所有女人都能有的。
06
胡适后在纽约的十年生活,算是很拮据了。
江冬秀不懂英文,克服了很多困难出去买菜,总能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还把找零也算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江冬秀独自在家里做饭,突然有一个彪形大汉破窗而入,多半是想抢劫。
江冬秀定了定神,用自己仅会的几个单词大喊一声“go”。
那老外竟也呆住了,可能被面前这个中国女人,眼中的那种杀气腾腾吓到了,竟自己灰溜溜的走了。
话说在这些地方,就算是胡适在家,也未必能有这么勇猛。
度过了很多婚姻中的坎坷,胡适和江冬秀牵手一生,成就了一段可圈可点的姻缘。
胡适心里最爱的人,不一定是江冬秀,但是在我看来,江冬秀比谁都爱胡适。
也正因为这种深爱和深情后的“懂得”,才她一直用胡适喜欢的方式去“爱”胡适。
这其实才是婚姻中最宝贵的东西,“懂得“真是一个稀罕物。
若能遇到,就是一生的福气。
本文参考文献:
1.《胡适的女性世界》朱海波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趣民国》黄强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活在民国也不错》林怀青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4.《民国太太的厨房》李舒 著 中信出版集团
5.《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李筱懿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