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我前天在网上蹭到的一节微课,名为「如何使用印象笔记高效管理知识,重塑思维方式?」
主讲人:李参,国内首批Evernote认证咨询师ECC
为什么会选择去听这门课呢, 契机来源于我加入的某个早起打卡群发起的分享,很多天前了,当时吸引我的就是印象笔记。
从这学期开始,我在寻找新的信息储存的方式,尝试过多款笔记应用之后,印象笔记成为了我的不二之选。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在多天前点下预约按钮并且想在这里分享的原因。(虽然我是在要开课的十多分钟前才想起要上课了。)
下面是我的笔记分享。
这门课程50多分钟下来,还是讲了许多概念的。首先,李参老师提出了一个碎片化信息的概念。
碎片化信息指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非常多的信息,但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让自己了解的东西成为过眼云烟,得到的知识都只是碎片式,不完整,不深刻。(来源/知乎·一曲离殇不为散场)
我以前在网上看到有一些说法,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是处在碎片化信息的时代,长期处在接受碎片化信息的环境中,脑子都会变笨,变得无法接收系统体系的知识。
我以前确实被吓到了,那篇文章提及的接收碎片化信息的渠道几乎我都在使用。微博、微信、知乎,这些都成为了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举个栗子!
我有段时间在知乎的海洋里遨游~每次发现有趣的或者深刻的问题就像那些「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区别?」「中国现在到底有多落后?」「女朋友生气心烦的时候爱爬树怎么办?」
这些问题一看就很厉害,最后那个问题是什么鬼。然后看了热门的回答之后就会产生了某种似懂非懂就算我懂的感觉,特别满足,但你现在要是问我区别在哪?落后在哪?为什么爱爬树?
我回答不上来了,早就忘了好伐,反思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会忘记这些答案?再然后,我把这个反思给忘记了。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因为那些问题都不是我熟悉的领域并且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些概念,我不清楚什么是超现实主义、什么是表现主义、中国落后到具体那个点上,我都不知道甚至都不了解。
但这并不会阻碍我看完热门答题者的回答之后产生的那种似懂非懂的快感,之后我会寻找下一个有趣的问题,再次看完答案之后似懂非懂。
这就是我理解的碎片化,不完整,不深刻。
李参老师提出了一个特别合我胃口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我目前还在摸索当中的,经她提出详讲之后,仿佛给我打开了某扇门。给予信心,喜闻乐见。
她提出要重塑思维方式,面对碎片化信息要做出及时的应对方式。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就好比我来说
白大王的信息来源
1、微信
2、微博
3、taptap(游戏社区)
4、知乎(问答社区)
5、端(新闻传媒)
6、简书
7、Kindle的4RSS订阅
以上就是我每天的主要信息来源,每天都在产生不同的信息,有趣的、深刻的、有意义的无意义的。
面对这些信息我最常做的就是分享与收藏。但这样的碎片信息多了之后,就会变得不容易控制住,收藏的信息访问次数越来越少,记忆能力有限的人(例如我)更是会在短时间之内进行遗忘。那么收取到的这些信息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李参老师用乐高积木举栗,类比碎片化信息=单元,单一的乐高木毫无意义,乐高的价值在于组合,那么碎片化信息的价值在于什么?
(乐高房子)试想一下,我们收集了越来越多的乐高积木,当我们用以组建模型的时候,每一个积木都在发挥相应的作用,就像搭建上图的那所房子,有些积木被用在房顶,有些当房梁地基,最后的成品就是一所房子。
但这是所有的积木都在可控范围之内的基础上完成的,什么意思呢?
先说一下不可控制的情况,那就是当你手头上的积木数量远远多于搭建一所房子的时候甚至足以搭建两所甚至三所房子的时候,我们还能够搭建出来吗?
肯定是可以的,可要是这些积木都散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呢,恐怕情况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散落的乐高积木)所以我们首先总得找个容器把这些积木碎片装起来吧,要不然每次要拼装的时候还得到处翻找,太麻烦了。
好,那我们找来了箱子,把这堆积木收集起来,现在情况又变成什么样呢?
我们拿着拼装房子的图纸,看着我们眼前的大箱子,里面堆着成千上万块积木碎片,还愣着干嘛?找啊,我们总有一天能够把房子再次拼装出来的。
李参老师介绍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给不同种类乐高积木碎片都准备一个小箱子。无论是正方块、长方块、六边块还是三角块,都准备一个小箱子收着,这样确实会比把积木碎片一股脑塞进大箱子费事多了。
但是当我们再次拿着图纸,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存放着相同种类的小箱子的时候,我需要做的就是照着图纸的指引,轻轻松松就能够把房子拼装出来。
这就是重塑我们的思维方式。
大家想一下,我们手头上的这些乐高积木碎片,和我们每天收集到的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其实没什么不同。在没有组装成房子的时候都是一块又一块的积木碎片,前面有说过乐高的价值在于组合。
那么碎片化信息的价值就在于我们如何使用。
当我收集到一条觉得对我有用的碎片化信息的时候,我以前的做法就是选择保存起来。
但这样做就跟上面说到的那样只是找到了一个箱子然后把这些碎片化信息堆积了起来,而且我还没有进行平台统一的收集。
就是有一些信息收藏我会在微信有一些在微博一些在知乎一些在taptap,这就造成了像刚刚说的那样散落在房间各个角落的乐高积木碎片,这些碎片化信息对我有用
可是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找的时候我找不到了,根本就想不起来我把它放在了哪个平台里。
所以我就想要把这些碎片化信息都统一存放起来,一开始我用的是手机系统自带的便签。现在我仍然在使用,可是773条便签注定我再去访问以前便签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每一条便签对我来说都是碎片化信息,
可是当慢慢地这些信息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失去了对这些信息的掌控,它们就真的成为了碎片,散在了我的便签里,发挥不出原有的作用。
能够发挥作用的,就只有那些即时记录即时使用的信息,时间久了,就只是变成了一堆数字。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选择印象笔记的原因。它并不比便签好用多少,我仍然习惯于在便签上记录收集到的碎片化信息。
以前的做法是记录在便签。
现在的做法是记录在便签----导入印象笔记。
之后在印象笔记里对这些碎片化信息进行整理,分类。而便签没有这个功能,只有纯粹的记录。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我能够把收集到的碎片化信息集中起来,并为每种类型的碎片化信息准备了相应的列表」
再举个栗子!
在我的印象笔记里有个课堂笔记的笔记本,我为每一门科目都建立了相应的列表,然后把每天记录的课堂笔记整理到这些笔记本里面,印象笔记有同步的功能,这样我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够查阅我的课堂笔记而不用再带着厚厚的笔记本到处乱晃。
我几乎将收集到的所有文字信息都进行了相应的分类,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放在「公众号」的笔记本,我的乱七八糟的随想和脑洞放在「脑洞balabala」的笔记本。
然后还有一个新的笔记本,名为「缓存区inbox」这个很有意思,是李参老师介绍的方法,缓存区的作用就是把暂时不知道怎么分类的信息全都丢进去,当然要是堆积多了就不是那么有意思了。
说了那么多,为了什么。
我是在使用印象笔记的时候,选择了来听这节微课。我想印证我的做法是不是对的,我在尝试着改变学习方式,使用印象笔记就是我尝新的第一步。
我需要得到肯定,在这节微课上,李参老师对于印象笔记的讲解给我带来的不单单是肯定,更多的是启发。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想要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的原因。
我现在才刚刚起步,我会愿意去相信把信息收集起来进行整理,用这样的方式来打理生活上收集到的所有碎片化信息,会对我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带来帮助,累积多了,就会变得不一样,就像鲁迅文章里的“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这是很初步的使用印象笔记,李参老师还介绍了足以颠覆我的全新的印象笔记使用方法,等我尝试之后,再回来给大家分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