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学习都会有一个理由,或者一个缘起,为何呢?
知识付费浪潮,写作的流行,让我看到和了解到,人与人的区别,除了财富(这个无法轻易改变),还有人的思维。这个对于我来说更容易实现,而且从长远看更重要。
对于哲学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却朴素的知道,哲学是一个终极学科,真正有智慧的人,最后都选择去学习哲学。
以我粗浅的理解,给哲学下一个定义:
人类能够思考的内容,就是哲学。(个人理解)
为什么哲学是终极学科?
高级的灵魂,摆脱了柴米油盐,去思考一些更重要的问题:人有没有真正的自由?你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人真的有灵魂吗?死亡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吗?等等。哲学提供的是一种抽象化的思维模型,掌握了这个工具,你思维的广度、深度,你看待世界的视野都将发生质的飞越。会对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认识,提高一个新的层次。
很多大人物的思维都到了哲学的高度来思考问题。问题是大人物的思维,不到一定的程度是用不上的。普通人,要不要学哲学。人和人的区别,本质上是思维模式的区别。那么哲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的学科。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曾经流行网络,无论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如何,说明灵魂的独特更难得,更丰富。
西方哲学共四个时期: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
简单地描述古代哲学,古代哲学核心——苏格拉底,只此一人。
古代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时间大体上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2世纪,相当于春秋中叶,孔子时期,到东汉时期。中心地点:从小亚细亚,当时叫爱奥尼亚,到意大利南部,再到雅典。
苏之前已经有哲学家,他们主要形成两个派系,一个自然学派,思考“万物的起源是什么,怎么变化形成现在的万物的”,但是,起源有各种说法,大部分学家认为的起源不同,因为证明结论的条件,完全是思考出来的,很难找到证据,没有形成共识。
另一个辩士学派,游历四方,周游列国,见多识广,他们都很聪明,而且能言善辩,以此立足,但是因为觉得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确切的答案,所有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怀疑中。
苏格拉底,第一句话,他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你可以在城外观察天象,研究自然界,你再怎么样都不能忽略人有他实际的生命,有他必须寻找的规则来安排他的生活。"把注意力回归到人类本身,所有的思考都是为人服务的。
而第二句话,他说:"没有经过反省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着"。很多人活在世界上都是听从父母亲说的,社会上规定的,祖先传下来的信仰。我们是否能够独立思考,那些思想和决定,真的是我们经过思考得到的吗?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著作,跟孔子一样,但是徒弟柏拉图《对话录》记录了老师苏格拉底的一言一行。柏拉图重视理性的思考。
柏拉图教出一个著作更丰富的徒弟,亚里士多德,古代最有智慧的人。亚里士多德更注重人的经验。
拉斐尔著名画作《雅典学院》表现了两个人的观点和状态,两人影响后世形成两个理性至上,还是经验优先,两大系统。
但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主旋律由此形成。
人活在世上,确实有的人,很多问题没有思考过,因为不知道还有这种思考的广度。这个人就是我。
这趟旅程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