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几页《警语名句词典》,对这两句很有感悟。
1.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
意思是自己地位高,不欺凌地位低的人;自己地位低,不攀附地位高的人。
出自《礼记·中庸》
感悟:
同事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是国企的处级领导,这位领导和他的初中同学相处很融洽。
初中同学下岗之后找了一个在地下商场当保安的工作,没有社会地位。每次同学聚会,虽然两人地位相差悬殊,但很谈得来。
那位领导没有官架子,很随和,穿着普通。言谈举止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没有瞧不起不如他的同学。
下岗的同学,为有当领导的同学感到自豪,但没有去攀附,不卑微,也从来不苦穷,不诉说自己的生活多艰难,每次穿戴干净整齐。靠自己的劳动,赚取微薄的工资,踏实地生活,性格乐观。
有些位高权重的人趾高气扬,对不如自己的人嗤之以鼻,目中无人。也有些地位低的人对高位者卑躬屈膝,极尽谄媚之态,都让人所不齿。
论语中有这段话: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孔子认为颜回是贤德的人,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冷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其乐。颜回这样的人,更让人尊敬。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无论地位高低,每个人都有尊严,都值得被尊重。
2.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意思是,从人群里找他多少回了,总也找不到,猛一回头,却见那人正在灯火零落的地方。比喻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经过下苦功夫,千百次的寻求探讨,突然有所领悟,有了突破,终于能有所成就。
出自(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感悟:
这句话耳熟能详,千古名句,字面意思好懂。我一直以为这句话是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没想到和研究学问有关。仔细想想,这句话不止可以用在做学问上,一个人的成长也是这样。
就像孟子所说:上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就是千锤百炼的过程,人到了一定年纪,等回头再看自己走过的路,会突然领悟,明白很多道理,没有千百次的苦苦煎熬,努力,忍耐,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7364/f91f8140aca575b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