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让自己优秀。
准确判断语句是否存在语病。

准确判断语句是否存在语病。

作者: 项羽世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1:16 被阅读0次

本文并非原创。只是为了学习。

准确判断语句是否存在语病要六看

一看否定词

很多病句的病点就在否定词上,或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或否定副词(没有,未必)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反对.拒绝)形容词(好坏)等连用造成句意相反.

例一: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

正确: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饮食,三忌不可卧于迎风处

正确: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饮食,三忌卧于迎风处

二.看两面性

一些病句病点在两面性上,如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还有成败,好坏,优劣等词,就要分析是否有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病.

例3:机器质量的好坏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正确:良好的机器质量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三:看关联词

复句的病点往往在关联词上.有的关联词搭配不当,有的关联词位置不当,有的强加关联词.

例4:大楼里没有鼠害,如果不养猫,不放灭鼠器,老鼠也不会上门

正确:大楼里没有鼠害,即使不养猫,不放灭鼠器,老鼠也不会上门

例5”我不但这样做了,他也这样做了

正确”不我但这样做了,他也这样做了

例6;因为他努力学习了.所以身体很好

正确:他学习好,身体好

四,看介词及短语

在一些句子中,有时介词湮没主语,有时介词主语使用不当

例7: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逐渐平息了怒气

正确:老主任的再三解释,使他逐渐平息了怒气

8:在那时,改革开放对我们是陌生的

正确:在那时,我们对改革开放是陌生的

五,看并列短语

有些句子语病在并列短语上,有时并列短语中某一个个体与相应的词语搭配不当,有时并列短语本身出现交叉关系或属种关系等并列不合逻辑的语病

9: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

正确: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挽救失足青年的场所

六,看数量短语

如果有数量短语出现就要考虑在计量表述上是否有问题,注意.下降不能用倍.注意增加或减少有净与毛的区别,约数不能有重复表述的文字

例10: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降,竟下降了一倍

正确: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降,竟下降了百分之五十

常用知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

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 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相关文章

  • 准确判断语句是否存在语病。

    本文并非原创。只是为了学习。 准确判断语句是否存在语病要六看 一看否定词 很多病句的病点就在否定词上,或多重否定造...

  • 2.2.3 shell 语法详解if 语句

    if语句 if语句有两种方式: 判断当前目录是否存在,存在提示已经存在,不存在就创建这个文件

  • DB Error: 1 "no such table:

    原因:由于在做查询语句时调用FMDBexecuteQuery语句,没有判断db是否存在表名导致的需要添加判断if(...

  • Linux shell流程控制

    单分支的if语句 例子 1、使用单分支的if条件语句来判断/home/huanyu/shell/zz文件是否存在,...

  • python 学习笔记4 2018-04-03

    一,判断语句 if 判断条件: 执行语句…… else: 执行语句…… 判断是否为空 要使用a.str...

  • shell之判断

    判断一个文件是否存在 0 表示上条语句正确执行,非 0 表示不正确

  • SQL联合查询注入的一般流程(sql-labs Less-1)

    一、判断是否存在注入 1、在有传值得url后面输入’ , ”或者),通过返回错误,判断sql语句是用什么符号闭合的...

  • C# 判断文件、文件夹是否存在

    //在上传文件时经常要判断文件夹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上传文件,否则新建文件夹再上传文件判断语句为if (Syste...

  • 语句

    IF语句 判断语句,首先判断if 后面的条件是否满足,若否,再判断elif 后面的条件是否满足,若再否,最后输出e...

  • 在python中while循环语句用法是什么

    在python语言中,和if类似的循环语句还有一个while语句,准确的说if属于判断语句,对多重情况进行判断后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准确判断语句是否存在语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kx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