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荀子》
关于作者
荀子名况字卿,生卒年不详,约为公元前298—公元前238年间。荀子于五十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谗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关于本书
荀子的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原本都是以单篇流传,后来唐人杨倞为其作注,将其编为二十卷,才更名为《荀子》,此书真伪,后世多有争论,我辈学子只求能学习书中精华,至于为何人所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荀子思想,综合各家,在儒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关于人性恶、礼法、仁德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
本书风格多为论述,且少有晦涩难懂的纠结论点,比之到家的“玄之又玄”和儒家的泛泛而谈更为接地气,而且文风中已经隐含逻辑辩论和法制思想的苗头,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小编最为喜欢的一本。
一、《劝学》篇
讲述的是关于学习认识的观点,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内容如下:
1.学习的重要性:志明而行无过
2.学习好方法:善假于物也,学莫便乎近其人
3.学习环境的意义:是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4.学习的立足之处:君子慎其所立
5.学习态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君子结于一也
6.学习内容: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7.学习目的: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8.古今学习之辩:古之学者为己(完善自我),今之学者为人(向他人炫耀)
9.学习交际的原则: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10.追求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全之尽之,然后学着也。
小编语:关于此篇,小编几乎全程膜拜,唯有关于荀子推崇的学习内容仅限于当时的儒家典籍,未免有些狭隘,于别家学说有失公允。
二、《修身》篇
专门论述修身养性之道
1.对善恶是非: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qiao)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2.礼的重性: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3.对于各种德行的解释:教、顺、谄、谀、知、愚、谗、贼、是、直、盗、诈、诞、无常、至贼、博、浅、闲、陋、促、漏、治、秏。
4.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
5.行事原则: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
6.忠信仁义: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
7.身体力行: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8.法的重要性: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9.礼和师: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10.三大品行: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
11.君子德行: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三、《非相》篇
本篇讲述的有批判迷信的相人之术、阐述“法后王”、辩说的重要性。
1.相人之术,学者不道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2.“三不祥”和“三必穷(困窘)”
三不详: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
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3.人之根本
以其有辨也,饥而欲事,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无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小编语:注解此处,“辨”为等级秩序之意,此解释实在不敢苟同,简直是拥护专制的愚民之说。
4.圣王之名: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
5.道之长久;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
6.师法先王:凡言不合先王,不顺利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
小编语:荀子毕竟困于时代局限,竟然也神圣化别人,进而推广个人崇拜,细思极恐。
7.君子之言: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
8.如何游说: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
9.兼收并蓄
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曳(木浆,宽容方便的意思)。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曳,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
10.谈说之术
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欣欢芬香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
11.君子必辩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
四、《非十二子》篇
本篇考量战国诸子得失的文字
1.评它嚣、魏牟
纵情性,安恣雎(zi.ju),禽兽行,不足以合文同治。
2.评陈仲、史䲡
忍情性,綦溪利跂(行为孤僻),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
3.评墨翟、宋钘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
4.评慎到、田骈
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及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
5.评惠施、邓析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
6.评子思、孟轲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mao)儒嚾嚾(huan)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
7.评仲尼、子弓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道,教之以至顺;奥窔(yao)之间,簟(dian)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则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是圣人之不得势者也,是也。
8.三奸为圣王所禁
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
9.兼服天下之心
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
10.何谓诚君子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五、“王制”篇
本篇讲述荀子政治思想
1.知人善用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而归之卿相士大夫。
2.处理政事
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也。
3.养天下之本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4.庶民安政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5.为君有三节
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
6.治国各有其法
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7.强国之道
知强大者不务强也,虑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力全则诸侯不能弱也,德凝则诸侯不削也,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
8.王道天下
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
9.王者之论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析愿禁悍而刑罚不过,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10.王道政策
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理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就是税收财政)
11.人之存亡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
12.国际交往
殷(富强)之日,案以中立无有所偏而为纵横之事,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
小编语:本篇篇幅极长,涉及到用用人、立法、为政、可持续经济发展、外国邦交等方方面面,值得反复细读。
六、“天论”篇
本篇论述天人之间,即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文章。
1.天行有常
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2.天人之分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3.圣人知天
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
4.大巧大虑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5.君子小人悬也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6.自然之象
夫星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7.国人之命
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七、“正论”篇
本篇主要是驳斥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观点
1.驳“主道利周(隐藏真相)”
上宣明,则下治辨矣;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直矣。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故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
2.驳“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
圣王没,有埶籍者罢不足以县天下,天下无君;诸侯有能德明威积,海内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君师;然而暴国独侈,安能诛之,必不伤害无罪之民,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若是,则可谓能用天下矣。能用天下之谓王。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
3.驳“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qing),慅婴,共、艾毕,剕、枲屦,杀、赭衣而不纯。治古如是。”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固重,犯乱之罪固轻也。
4.驳:“汤武不善禁令。”曰:“是何也?”曰:“楚越不受制。”
彼王者之制也,视形埶而制械用,称远迩而等贡献,岂必齐哉!故鲁人以榶,卫人用柯,齐人用一革,土地刑制不同者,械用、备饰不可不异也。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
5.驳:“尧舜禅让。”
天子者,执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震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
6.驳:“尧舜不能教化。”
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琐化。何世而无嵬?何时而无琐?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
7.驳:“太古薄背,棺厚三寸,衣衾三领,葬田不妨田,故不掘也;乱今厚葬饰棺,故抇也。”
凡人之盗也,必以有为,不以备不足,则以重有余也。而圣王之生民也,皆使富厚优犹知足,而不得以有余过度。故盗不窃,贼不刺,狗豕吐菽粟,而农贾皆能以货财让。
8.驳:“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于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
凡人之斗也,必以其恶之为说,非以其辱之为故也。虽以见侮为辱也,不恶则不斗;虽知见侮为不辱,恶之则必斗。然则斗与不斗邪,亡于辱之与不辱也,乃在于恶之与不恶也。
9.驳:“人之情,欲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谈说,明其譬称,将使人知情之欲寡也。
然则亦以人之情为目不欲极色,耳不欲极声,口不欲极味,鼻不欲极臭,形不欲极逸--此五极者,亦以人之情为不欲乎?
八、“礼论”篇
本篇讲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
1.“礼”的起源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2.“礼”的区别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3.“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4.“礼”的发展
凡礼,始乎梲,成乎文,终乎悦校。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
5.礼者,人道之极也。
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
6.“礼”的表现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
7.礼,重于生死
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谷,犹且羞之,而况以事其所隆亲乎!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
8.礼,谨于吉凶
礼者,谨于吉凶不相厌者也。紸纩听息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知其闵矣,然而殡敛之具,未有求也;垂涕恐惧,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事未辍也。卒矣,然后作具之。
9.礼者,美也。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10.本性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小编语:本篇用了很大篇幅介绍了丧葬之礼的各种细节,对现在而言,极其费事有流于形式主义。
九、“乐论”篇
此篇论礼乐关系及乐的社会作用
1.乐之起源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2.立乐之术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
3.乐之重要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
小编语:本篇大多描述“乐”的各种重要性和规矩讲究,只是时过境迁,乐的表现形式早已多元化,这确实荀子那个时代未能预料到的。
十、“解弊”篇
此篇主旨在谈“弊”(片面性错误)之害处及解弊的方法
1.流弊甚多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2.人君之弊
昔人君之蔽者,夏桀、殷纣是也。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惑其心而乱其行。纣蔽于妲己、飞廉,而不知微子启,以惑其心而乱其行。
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有也。文王监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3.人臣之弊
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齐是也。唐鞅蔽于欲权而逐载子,奚齐蔽于欲国而罪申生;唐鞅戮于宋,奚齐戮于晋。
鲍叔、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
4.流派之弊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6>,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欲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埶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
5.何谓衡(衡量标准)?
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6.何以知
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
7.人何以知道?
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2>,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8.精于道物
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
9.治心之道
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14>;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者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10.学有定止
凡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
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