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几个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小方法

分享几个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小方法

作者: 十二冰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4-16 09:29 被阅读0次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写画生活】)


    Hi~小伙伴们~好久不见

    不知道你们有无试过间歇性提不起劲做事的懈怠感?

    反正我是经常有这种时候(一直偷懒一直爽)

    今天想分享实践过的几个方法,个人觉得对间歇性的懈怠对有疗效~

    如果对正在阅读的你有点启发就更好啦。

    人人都能学到用到的策略。

    很多个下班后的晚上,我已经将各种计划在脑海中上演了无数遍,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地躺在沙发上,脑子也不想处理那些看起来很费劲的事……

    因为经过一整天,我们的意志力和精力都已经被消耗地七七八八,大脑被塞满了各种信息,不由自主地想要放松,很难理智地实施要耗费更多精力的计划。

    虽然有人真的能做到,比如自律的学霸们,几个月减肥成功的狠人们,还有四五点起床的晨型人……

    但无奈自己就不是那样的人呐!就是不自觉地有拖延症啊!

    怎么破?

    从一直很火的《微习惯》这本书里,找到了希望。

    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广大群众,养成好习惯不难,不管你之前失败了多少次,都不是你的问题,是策略的问题!

    且看解释: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并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一种极其有效的习惯养成策略。

    微习惯会帮助你改变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点上,你会胜过世界上99%的人。

    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不会再品尝“激发动力”、“下定决心”、“直接行动”等策略带来的内疚、胆怯与一再失败。为了让改变更加持久,你不能再跟大脑较劲了。

    当你开始用微习惯策略教你的方法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时,持久改变其实很容易。”

    方法如下:

    制定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微小目标(比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背一个单词,写三句话的日记等等简单到不可思议的任务),"欺骗"大脑不需做判断就开始执行。

    因为这个目标毫无难度,所以愿意开始——

    开始了就有惯性(因为你很大可能不会真的只做一个俯卧撑,只写三句话,而是慢慢进入状态),

    退一步讲,就算进入不了状态,也能完成今天的目标,

    会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第二天也更愿意开始!

    因为不需要面对失败的挫败感和陷入“不够自律”的羞耻感。

    久而久之就在生活中养成了好习惯。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作用。

    下面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哈~

    建立微习惯,并落地成为生活习惯。

    理解了微习惯的力量,第二步开始制定自己的微习惯。

    为什么很多道理知道了也没用?就是因为我们没让它落地成为自己的生活一部分。

    制定微习惯,就从自己觉得超容易,动起来毫不费劲的计划开始。且记住一个原则:"完成比完美重要。"

    好比我想每天都能练习画画,我的微习惯计划就是:每天画五分钟or打开画版画个草稿图。

    画几笔一眨眼五分钟过去了,就完成当天的小任务,完全没有难度,大脑没有一丝不愿意。这就比我因为害怕不够好或者完成不了任务而完全不想动笔强多了。我不会苛责自己画的好不好,反而鼓励自己明天继续。目的是养成每天都动动笔的习惯。

    以前因为老是想太多,没有开始的信心。连每天动笔都做不到,全凭心情和精力状态偶尔动笔,哪一天才能看到进步呢?

    -不太想动的时候随手快速涂几笔-

    光靠"热爱"和"兴趣"做一件事,断断续续,最后蹉跎半年一年是很快的。没有持续的力量,便无法看到更进一步的自己。

    所以,我决定每天不要想画得好不好(因为我远远没到人家资深画师要动脑和思考的水平),这个季度只有一个微目标,就是要动笔,保持"做这件事情的惯性"。让习惯带来力量。

    运动同理,比如每天晚上九点钟计划做一分钟的运动(或者一个深蹲,一分钟平板支撑等随便什么自己觉得超easy的运动),很容易就搞定,且一旦开始了,惯性使然往往会接着做下去。满足感会让明天更有动力接着做。

    然后,十天半个月后发现,每天固定时刻立马想动一动,而且运动次数和强度不知不觉上涨了呢。(不过自觉增加强度这一点,我自己还没做到,等做到了再来反馈。)

    很多时候无法“坚持”不是因为毅力不够,而是因为太在意结果,太完美主义,给自己框死了;这样结果就是频率太低,无法形成习惯。

    其实,没有所谓的“坚持”,只有连续的生活,平凡的力量。

    只留重点,不超过3件事。

    根据自己近期最想实现的目标,制定对应的习惯养成计划,重点是删繁就简,只留重点。一段时间内每天的微习惯培养最多计划小于等于3项。

    上班族或者学生晚间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固定的就3-4小时左右。所以不能一次性排好几个事搞得自己特别忙碌。人总是低估做事的时间,以为计划越多越优秀。

    经过实践证明,要提说到做到的执行力,就要删繁就简,只留重点项目。每个阶段内每日必做的待办里只留3项以内。少即是多。

    比如:

    如果最近有考试,那刷题和复习必须占了一个位,其他没那么紧急的事情就得先让位。二是可以设立11点前睡觉的准则,好精力是减少拖延的必备基础。然后最多加一项,比如运动一下。那每天晚上做到这三项就很了不起了。

    再比如最近要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比如乐器,比如学理财投资,就最多安排两件事,因为都是要付出时间大量练习和实践的事,不要再硬塞事项逼到原始脑想偷懒。

    制造专属的【场域】,导向要做的事。

    最后分享一个关于的"场域"的概念和方法,实际应用在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简单理解成,"场域"就是当进入某个场所或范围中,让自己条件反射做某事。

    比如,去到图书馆会很自然地安静阅读和学习;在游乐园就像疯玩,把烦恼抛掉;而商场是让人想购物的场域……

    场域可以是一个大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小的人为定义的区域。

    比如我把书桌作为一个学习和输出的场域。

    上班已久坐一天,下班时间我不喜欢在空间较小的书房里久坐。所以书房不是我唯一的学习场域。

    我选择了一张带轮子的小书桌,可以随意移动。然后小书桌上只有笔记本,笔,电脑,不会放其他让自己分心的东西,在书桌前就自动进入输入或者输出的场域。减少需要用力去抵抗诱惑的干扰。

    如果我想看电视或者刷手机,就必须从书桌前离开,坐到沙发或者其他地方。

    进一步的,你还可以把不同的个人电子设备打造成一个微型的"场域",这个场域里只有你想让自己使用的软件。比如ipad里我只下载画画、剪辑、修图、阅读和所需的媒体平台软件,但没有购物和追剧的软件(这类软件我会在手机上用),也就是让自己习惯这个场域做什么事。

    一旦打开这个设备,就像你的专属定制场域,都将你导向要做的事情,再也不怕"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啦。

    最后总结一下,

    一、建立专属微习惯,落地成为生活习惯

    二、只留重点,阶段内只计划1-2件事

    三、制造专属的【场域】,导向要做的事

    突破间歇性懈怠,

    提升按计划行动的积极性,

    从以上三点入手,

    一起试试看看有没有变化吧!


    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当下在做的事。

    下次见~

    欢迎关注公众号【写画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几个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小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lv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