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标题 “如何快速读书变现”,“如何拥有10万粉丝”。看上去是不是让人很心动?这两年很多人都变穷了,所以当看到能快速挣钱的所谓干货文,阅读量都不会低。
想起之前有一期《圆桌派》,嘉宾是著名的作词人:方文山。主持人问他是怎么被吴宗宪发现的,方文山讲了两件事:“我当初做对的一件事就是不带功利性的阅读。阅读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写出的书,你可能一盏茶、一杯咖啡的时间就把他几年下来的心血化为己有。我当时看唐诗、宋词,等我开始歌词创作的时候,阅读就给了我很大的创作养份。”
“然后我把写出来的一百多首歌词集结,做好索引打印出来一百份,分别寄给了不同的唱片公司。估算着在接收小妹那可能只有五十份会被传递;到了制作人助理那里又减少一半的机率会被继续转交给制作人或艺人;到了制作人、艺人手里也不见得都会看,再减去一半机率;看完以后愿意回复的还要再减去一半机率,那算下来可能有五到六个人愿意回复我,结果只有吴宗宪一个人回了。”
主持人总结他的这两件事恰是成功的方法:1、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凭着兴趣阅读,不知道有什么用就是喜欢,但是浸润了这些东西。2、天道酬勤,写了一百首,寄出一百份,这都不是速成的事情。
作家李筱懿曾说过,她每天早晨4点45起床写稿,坚持了七年。每天早晨写2500字,365天几乎不中断,6年出了8本畅销书。这样的成就不是7天或者30天可以速成的,都是一天天积攒、打磨出来的。
所以当成就和快速挂钩就意味着走的很有可能是偷机取窍的路,也许会有一个走成的,但绝不是大多数人可以实现的方法。
天才有但很少,我们不过是普通人。乔布斯曾说:“做事的人和做梦的人最大的差别在于能不能马上开始行动。”与其把时间消耗在怎么速成上,不如找准方向,踏踏实实的去努力!
加油吧!生活不会辜负长期实打实付出了努力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