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超個人心理學工作坊筆記(二)

超個人心理學工作坊筆記(二)

作者: BaoXueYun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23:45 被阅读0次

    課程脈絡:

    1)      一體關係,有聲語言,無聲語言

    2)      建立關係: 專注,聆聽,情緒/感受,同理心, 尊重,真誠,謙卑,價值中立

    3)      處理議題: 具體化,探索,澄清

    4)      挑戰

    5)      經驗分享

    6)      家庭作業,推動行動

    7)      轉介/結

    建立關係: 情緒/感受

    情緒是内心對外在人事物的反應,情緒是瞭解一個人的心理的入口。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大腦太强大了,覺察不到内心的反應;同時,我們對情緒的表達非常匱乏, 找不到合適的詞語。

    通過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我們體驗了自己的情緒: 開心,緊張,得意,害怕,興奮,失望,放鬆,驚喜…….

    情緒的感受沒有對錯之分, 情緒的表達有恰當與否。

    肯定情緒,接納情緒,本身就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之一。

    2歲的孩子突然在生活中不講話了, 因爲父母離異,爸爸走了,媽媽不讓孩子想爸爸,說爸爸好。

    孩子必須打包自己的想念,壓抑自己的情緒,把對爸爸的思念塞到一個角落,不被人看見的地方。

    孩子為父母的不成熟而買單,孩子心靈受到創傷。

    情緒沒有好壞,它只是我們内心的反應而已。 接受情緒≠接受行爲。

    例如:

    孩子不願意寫語文作業,我接受他的緊張情緒。同時,我們不接受孩子不寫作業的行爲。

    幫助孩子改變情緒的表達方式,轉化情緒的能量。

    情緒化 ≠ 感性,  合理化 ≠ 理性

    情緒的防禦機制:

    當我們因為某件事情而感到生氣、憤怒等情緒時,我們的防禦機制(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就會跳出來,壓抑我們自己的情緒,以防止情緒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不良結果。

    Ø  壓抑 (例如: 不許哭!別難過了!這點破事,值得那麽傷心嗎? 男兒有淚不輕彈。 ) 

    Ø  合理化  (自騙型。例如:你和老闆較什麽勁…,葡萄是酸的…..,合理化≠理性) 

    Ø  隔離  (把“觀念”與“感覺”分開。 例如:如人死了,不說死掉而用“去了遠方‘ ’長眠”、在感覺上就不會因“死”的感覺而悲傷或有不祥的感覺)

    Ø  否認  (例如:得了癌症,對自己說這不是真的 )

    如果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在對待某件事一點就著,或者別人一提起就難受生氣等情況。那麼我們就要清醒一點,冷靜一點,去觀察自己是不是還存在被壓抑的心理創傷。

    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借助於刺激事件,尋找合適的諮詢師,進一步解開被壓抑的情結,過去事件對我們的負面影響也就能逐漸降低。

    心理咨詢師做個案首先要建立關係,從關注事到關注人,要多問:

    Ø  你有什麽感受?

    Ø  你有什麽體會?

    Ø  你是不是有點哀傷 ( 失望,憤怒, 得意……) ?

    建立關係: 同理心

    人們活得不自由,是因爲不給自己一個允許, 所以要同理。

    咨詢師是要案主覺得自己是一直陪伴在案主的身邊的。

    同理心: 保持自己立場的同時,能進入到他人的内在。

    就好像自己就是那個人一樣,去精準理解他的感受和所説的意思。如果“好像是“的品質失去了,那麽這個狀態是“認同”,而不是同理心。

    同理的4個部分: 經驗,行爲,想法,感受

    表述一:

    我長得太帥了,又有錢,被太多女孩追,我很痛苦。 你看看,時華比我幸福多了。

    經驗: 被太多女孩追

    行爲: (空缺)

    想法: 女孩子們追,是因爲看中我有錢又帥。

    感受: 痛苦

    表述二:

    我打了我媽,我真的對她的懦弱和沒自我保護能力感到無奈。我不得已必須去打她,讓她面對外界的欺負時有點應對的能力。 我非常心疼她,但對自己的行爲自責,不知道該怎麽辦。

    經驗: (空缺)

    行爲: 打了媽媽

    想法: 必須打媽媽才能幫助她建立自我保護能力

    感受: 無奈, 心疼, 自責

    同理一個人的經驗,行爲與想法,是爲了要瞭解其所隱藏的感受, 而碰觸感受是爲了瞭解它發生的根源,因此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咨詢師的同理心可以用公式來表達,從而與案主建立關係:  覺得……(感受), 因爲…(行爲,想法),

    覺得心疼(感受),因爲母親沒有自我保護能力(想法)

    覺得自責(感受),因爲你打了母親(行爲)

    覺得無奈 (感受),因爲你也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想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個人心理學工作坊筆記(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or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