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317 今日思考 狡辩与思辨

20190317 今日思考 狡辩与思辨

作者: 逄格亮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08:17 被阅读0次

    读希腊哲学里面提到对于哲学这个概念的定义,哲学这个词的英文是:Philosophy。中文译为爱智慧。这个概念很有意思,我试图查了下百科的定义:

    百科上这样说: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但我个人认为这百科的定义是有失偏颇的,按照概念本身的翻译:爱智慧,也就是学会喜欢思考本身的能力,而不是所谓的对一个事物绝对的定义,更是不断思考,思辨的过程。简单来说:

    只要是喜欢思考和辩论其实就是哲学,并非要去尝试解释世界,洞察本源才是。或者说解释世界,洞察本源也不过是爱智慧的一种承载形式而已。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共识的真相,思考辩论每个人认为的真相过程更可贵。

    我们中国人经常把有思想的人叫做“智者”,在很多人看来“智者”对于很多问题有着很有效的解决答案,而对于“智者”本身而言,也是因为自己有了很多问题的答案而显得自信和博学。那这跟希腊哲学中的爱智慧是否是一样呢?

    显然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智者”是因为有了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成为了“智者”,而爱智者恰是因为不知道问题答案而选择不断的追问,思考和辩论,试图找到这问题的真相。

    “智者”是认为自己已知,而爱智者是认为自己无知。苏格拉底到处找人辩论,就是认为自己认为自己不懂。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道自己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概念:固执。这其实跟“智者”有点相似之处,都是认为自己知道,而产生了固执的确定性想法。

    这尤其是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年龄越大,越容易让自己变得越固执,越认为自己是对的。

    然而这个世界是不确定性的,我们还存在很多认知盲区,还存在很多不知道的信息,看不到的视角。如果我们就假设了我们都已经知道了答案,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关闭了我们接收新信息,新视角的机会,更谈不上练习思考辩论的爱智慧能力了。

    如此,其实固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狡辩,这跟爱智慧的思辨有很大不同,一个是为了让自己正确而产生雄辩,一个是因为自己认为不懂为了弄懂而进行辩论。目的不同,路径一下子变质起来。

    想想自己马上四十了,即便是每天晚上思考,还是会发现自己在日常中已经开始变得固执,本能的狡辩,对于很多不同的观点开始变得没有耐心,这一方面是身体精力的缺乏造成的自我保护,更多的是还是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就是“智者”了。

    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前提就是应该先要让自己变成真正的“智者”,这真正的“智者”应该就是爱智慧,知道自己其实都不知道,因此才会想办法去学习,思考和辩论。每当碰到自己不同观点的声音时,请少点保护自己观点的狡辩,多点不知道的思辨,真正成为一个爱思考,爱思辩的爱智者。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17 今日思考 狡辩与思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s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