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开花的植物并不多,蜡梅算是一种。万物蛰伏的季节,荒芜的大地上,一朵朵娇嫩小黄花,仰着小脑袋,在枝头随风轻舞,坚定而舒展。
蜡梅和腊无关,之所以叫蜡,是因为它的质地和颜色很像蜂蜡。“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蜡梅”二字据说正是源于苏东坡。
网络 网络因为相似的名字,相近的花期,蜡梅经常被人们误当成梅花,实际上,这对“撞名”的小姐妹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蜡梅”属于小众的腊梅科家族,“梅花”则属于蔷薇科大家族,我们常见的玫瑰、月季、梨花等都是梅花如假包换的“宗族亲戚”。
梅花的颜色更丰富,紫红、深红、粉红、白色……哪怕在一片只有梅花的林子里,你也能看到多彩的冬天。没有梅花的百变,淡黄色是蜡梅的唯一色调,但于我这种喜欢极简的人而言,这单调恰恰成了它的闪光点。清冷冬日,淡淡的鹅黄,是温暖的颜色,在冷风中摇曳,那是凋敝中的希望。
蜡梅是个内秀的姑娘,虽然颜色上不如梅花“百变”,但有比梅花更浓郁的芬芳。凛冽的冬日,走在路上,恨不得把自己全副武装,遇见一枝破蕊的蜡梅,会忍不住摘掉围巾,让香味沿着鼻腔,氤氲流动,沁入心田。
蜡梅的香很浓郁,但浓而不腻,更有浸透力,这也是我心中最有辨识度的冬日味道。太淡驱赶不了寒冬的凛冽,太浓又让人昏昏欲睡,半透明的鹅黄色配上香浓的味道,让人在冬日里有嘴角上扬的幸福感,也有自我察觉的清醒,这是浓郁与寒冷的中合调剂,一切刚刚好。
蜡梅,有一个甜美的英文名——wintersweet,我任性地把它称为,寒冬里的一抹甜,这甜是温暖,是活力,是希望,是坚定,是从容。
寒冬时节,行走在路上,遇见一棵绽放的蜡梅树,是一种莫大的喜乐。如果遇见还不够,那就凑到花朵前,来一次嗅觉上的旅行,让馥郁的香流入心田。如果闻还不过瘾,那去买上一罐蜡梅花茶吧,依窗而坐,任窗外寒风呼啸,看花瓣在水杯中舒展,将冬日的味道喝入口中,这是和蜡梅的另一种亲密接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