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事(二)幽思

诗事(二)幽思

作者: 苏枕流_e5c6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11:01 被阅读0次

前言:

在我看来,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载体,至少我能够在前人的诗作中读到共情之处。

我的每一首诗背后也都是一种心情,也或长或短有着一些小故事。也希望你在这里,找到共情。

幽思

苏枕流

鸣鸥闹闲池,喧亭遗幽思。

信手攀杨柳,春风不相识。

2015年的春节,我没有回家,而是独自去了云南旅行。

一个人如果以旅者的身份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自然会觉得很释然。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也不必知道。我只知道,当一个人的内心很释然的时候,他的步子也会轻快许多。

于是乎我几乎就是一蹦一跳的来到翠湖的,翠湖在昆明并不是什么幽静的去处。准确的说,此地游人如织、却只有巴掌大小,沿湖一圈儿都是翠鸟和逗弄着它们的游客。

鸣叫的鸥鸟在池塘中悠然的叫着,我却在喧闹的亭台里找到了一份诗趣。没错,作诗需要一种诗趣,就好像是喝酒需要酒兴一样。于是没多久,就有了这首五言诗。

写到此处不免多言几句。五言诗是我最欣赏的文学体裁,没有之一。更早一点的诗歌是四言,四言诗中字词的意义与今日相差太远,会让不知词意的人感觉晦涩难解,不才才疏学浅,暂且搁置不论。五言诗却不一样,它的字词与今天的汉字意义相差已经不那么大了。更重要的是,它将“炼字”发挥到了极致。之后的七言诗已经走向了追求字句绮丽的道路,词更是不必多言,而五言诗胜在质朴凝练、清新隽永,更重要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我眼中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我眼中它最独特的魅力所在。中国人向来讲求含蓄,如果一句话说的太满太细,一幅画画的太密密麻麻,这就不是中式美学。中国的美学要的就是留一份遐想,五言诗做到了,正如山水画也做到了一样。一首好的五言诗,并不需要将一个场景写的无比细致周全,它需要的只是用简单的语句刻画出某几个意象,剩下的,留给读者去想象。

于是乎我一路拨弄着杨柳,续下了后面两句——

“信手攀杨柳,春风不相识。”

信手拈来的信手,自然是一种心境。

至于这里的春风认不认识我,都并不会影响它此刻吹响了我的心弦。

相关文章

  • 诗事(二)幽思

    前言: 在我看来,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载体,至少我能够在前人的诗作中读到共情之处。 我的每一首诗背后也都是一种心情,也...

  • 诗·幽思

    一片相思一片空, 独向牛津无渡头,何处寻清眸? 碧落琼花惆怅客, 纵欲荀衣减尽,三生七世缘难求。 花如故,香依旧。...

  • 诗‖幽思

    一盏茶香,缱绻红尘,清风拂过,吹下一杯离愁。任时间的灰烬,在岁月的茶香中,静静流逝。 弹指流年,枫叶飘落,彼岸小桥...

  • 《蝶恋花·少年幽思无梦期》

    (词林正韵石孝友体)少年幽思无梦期。漫漫幽思,海角寻无计。楫棹幽思长别伊。人间尽是幽思意。 数载幽思成底事。却把幽...

  • 诗 气 / 幽思

    舒卧晨 宿, 靓气碧寓,正鸡啼, 踏凉风清扫孤独。 窝间诗气弥漫, 浪宕暑醉诗气留。

  • 幽思引诗来

    月船浮云海,闲情入梦怀。 玉露润娇态,晚风落香台。 倚窗看夜景,近栏赏菊白。 拈字揉成韵,幽思引诗来。

  • 新月的诗 | 有些事,你让我自己去找答案(外一首)

    诗一:有些事 诗二:答案

  • 苏幕遮

    一瓢酒,半卷诗 ,人在天涯 ,月照小楼西。 飒飒西风起幽思,八月时节,遍地染秋意。 天上月,人间事,悲欢离合,圆缺...

  • [诗]七律·幽思

    鼠年大疫扰神州,佳节欢颜黯黯收。 黄鹤楼前风滞咽,松花江上雪凝愁。 诗心长闭人空瘦,民命倒悬句少谋。 此际春来何觅...

  • 七古·寄怀

    半生烟雨半生人,一腔幽思寄诗魂。 轻摇小舟寻梦去,瀚海逐波任浮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事(二)幽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wz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