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幸福快乐的法则

幸福快乐的法则

作者: 知行合一认知升级 | 来源:发表于2024-01-10 21:31 被阅读0次

    毕业几年了,我住着9平米的隔断间,骑着包月的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公司的一名研发工程师,每天写写代码,下班后运动半小时,生活美滋滋,快乐十足。

    有一次同学聚会,见到了室友小明,聚会结束后他再三要求要送我回家。等坐上他百万的豪车,才知道他已经继承了家族企业,住着千万的豪宅。
    本来非常快乐的我,瞬间就不淡定了,怒火中烧。

    为什么本来非常快乐的我,聚会了一次就变得痛苦了?为什么快乐消失得这么突然?

    其实类似场景很多,即使频繁吃甜食,赚了很多钱,玩了很多迎和人性的游戏与短视频软件,会暂时变得快乐,但这些快乐总是稍纵即逝。
    快乐的本质是什么?今天分享一下关于快乐的几种学说。按照从物质世界,信仰体系,最后到精神世界,不同体系的不同学说。

    一 物质世界:快乐的计算公式:客观条件 - 预期

    快乐并非由金钱、荣誉这些客观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现状和预期的差值决定的。即客观条件是否符合主观预期。

    本文开头的故事,聚餐之前我的预期是毕业的前几年就应该住9平米的房子,骑着共享单车,这很正常,也很快乐。但是聚餐之后,我的期望变了,我把我的感受建立在别人的物质基础之上:即需要有豪宅豪车。很明显我的现状达不到期望,就痛苦了。

    这种心理的变化是因为心理埋藏的推理谬误:想象别人很快乐的时候(现在或过去的人),总想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那个情况下会如何感受,把自己的期望放在了别人的物质条件上。

    这其实源于一种攀比的心理,总是想和别人比较。
    但是如果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一样,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差距。比如生活在5000年前的一个村庄里,因为交通不便,别说出国,就是却邻近的村庄都很困难。18岁帅气的我,看到村子里长满脸皱纹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信心十足,坚信我才是最帅的。自信的笑容每天都洋溢在我的脸旁。

    但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传媒和广告的快速传播。让我们攀比的对象,从身边的人扩展到了世界各地的顶流。
    在21世纪,即使我是程序员界的吴彦祖,我也没有那么自信了。因为我可能会在网上见到餐饮业的吴彦祖。我攀比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我的周围,而是转战于世界各地。每天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不同行业的明星,总感觉有人比我帅一点。

    所以对于快乐的计算公式:客观条件 - 预期。想要快乐,只要放低主观期望即可。

    二 生物学:DNA的传播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明确目的是什么?纵观人类发展几万年的历史,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明确的目的,很多事件是漫无目的的随机现象。其实在随机现象的幕后,一切的幕后主使就是DNA。

    DNA的目的是传播,这就需要人类不停繁衍。而快乐是一种调控手段,通过分泌3种激素: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让人类产生快乐。但实际情况下,这些激素不可能无限释放,需要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值附近。正如恒温空调一样。室外温度虽然千变万化,但室内温度仅仅只会波动,最终还是会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
    假设快乐的区间为0-10分,每个人都有一个恒定快乐值,比如有人稳定值是7分。虽然有时候遇到非常快乐的事,其值增长到了9分,但很快就会降到7分。虽然有时候遇到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值降到了5分,但很快就会升到7分。总之,其值始终是在稳定线附近波动。

    能否想办法,让激素一直处于高水平,使个人持续快乐?不能,因为基因的设定,从来就没有想过让人持续快乐。

    处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关注点

    基因所在的层次,关注的是人类整体的繁衍,而不在乎个体的感受。所以个体的快乐与痛苦并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
    而针对个人来说,关注的是什么?当然是自己的感受了。
    基因和人类,处在不同的层次,关注点是不同的。

    其实在狩猎时代,不同层级的生物,也有不同的关注点。比如几万年前的狩猎时代,人类的祖先智人战斗力还较弱。对于遇到野外的一头鹿,并不能直接过去猎杀,因为附近可能有狮子,此时要仔细观察附近的情况,确认附近是否有狮子。如果狮子过去大口吃肉,等狮子吃饱喝足离开之后,智人也不能立刻靠近,因为还要等鬣狗吃完剩下的碎肉。最后才轮到智人,但等智人过去之后,一块肉都没有了,只剩下骨头了。那怎么办?那就想各种办法吃骨头。于是,当时智人就钻研了各种办法吃骨头,毕竟处在食物链的中下层,不关注吃骨头的方法,就得挨饿。

    现代毕业生选offer也类似,有人关注的是第一份工作带来的潜在机遇与挑战,有人关注的是现在的薪资,有人关注的是这份工作是不是稳定、有面子。处在不同的层级,就有不同的关注点。

    以上两种说法其实都是基于物质世界的。一般认为物质世界能够创造一些影响精神世界的结果,那反过来可以吗?
    17世纪有不少学者探讨这个问题,当涉及人的意念时,因为人类的心灵有太多的变化,没有任何法则能干脆利索地解释。物理世界如何与精神世界联系在一起?当时的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尔创建了信仰体系。

    三 信仰体系:生命的意义,信念能够带来幸福快乐

    几年百前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且不说吃饱穿暖最基本的要求,不停的战乱导致生命都难以保证。但是他们并不痛苦,因为他们有一个信仰:一切的苦难都是为幸福的来生做准备。并且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看到周围的人和自己一样,就更加坚信未来的美好。
    他们的判断是否正确?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正确,就会幸福快乐。并且通过发现周围的人和自己一样,就更加确认了自己的正确,持续的幸福快乐也就理所应当了。

    相信相信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创业团队做着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依然斗志昂扬,就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们做的是对的,至于他们的判断是否正确都不重要,毕竟失败了还可以用曾经努力过来安慰自己。即使一错再错,也会自我感觉幸福快乐,因为相信的力量太强大。

    以上三种观点都强调的是快乐这种感觉。最后一种学说,则要求不要追求这种感受。

    四 精神世界:苦难来自对感受的追求

    当我们站在海滩上时,总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远留下来,同时又想躲避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即使每天都这样做,最终累得精疲力竭,也是徒劳无功。如果瘫坐在海滩上,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样多么平静啊。

    快乐和苦难也是这样。苦难不在于感受本身,而在于对感受的追求。快乐和痛苦只是一瞬间的波动,如果过分追求这种快乐的感受、躲避痛苦的感受。正如躲避和追求好浪花和坏浪花一样,只会耗费心神,并且徒劳无功。

    那如何打破过度追求快乐的认知?
    物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那是否可以在精神的世界里,通过精神世界的改变,进而影响物理世界?
    有一种方法是冥想。

    下集预告:冥想——精神世界如何影响物理世界

    牛顿力学解释了宏观世界的因果关系,但是在微观世界,光既是波(能量,精神),又是粒子(物质)。爱因斯坦等式E=Mc2能够解释这种现象,即能量(精神)和物质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既然在这个地球上,亚原子粒子是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那怎么可能本身受一套规则的支配,而它们所组成的物体却遵循着另外一套规则呢?
    冥想就具有这样的力量,通过先感受到未来的快乐,然后再根据意念与情感,反过来影响身边的物质世界。

    您的点赞,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大家如果感兴趣,点赞过百,下集分享《冥想——精神世界如何影响物理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快乐的法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swz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