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我登上了贺兰山。此贺兰山非彼贺兰山,这是江西赣州市里的一座小山,山上有名胜郁孤台。
郁孤台风景好,来此的诗人们都会诗意大发。苏轼诗曰:“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高翥诗曰:“登临犹觉酒边豪,往事新愁付一陶。深浅不常章贡水,崆峒只似旧时高。”
众多古诗词里,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更使郁孤台声名远播。
郁孤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那年初秋,我到赣州公干,慕名登郁孤台。
郁孤台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唐朝虔州刺史李勉将郁孤台更名为“望阙台”,可见郁孤台那时就有了。
眼前的郁孤台是新建的。1983年,当地政府按清同治年式样重建郁孤台,台高3层、17米。贺兰山海拔131米,本就是城区的制高点,而登上郁孤台,更有凌空之感。四望,山川锦绣,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
登高台,喜欢怀古,自然会想起辛弃疾的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由眼前景物引出回忆,抒发无法收复失地的悲愤和壮志难酬的愁苦与无奈之情。
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并未登临郁孤台,而是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的造口(一名皂口)。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经常往返于湖南、江西等地。这次来造口,他想起了50年前这里发生的事——
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钦宗被金兵掳走北上,北宋灭亡。两年后,金兵再次南下,一路追赶隆祐太后(宋哲宗赵煦的皇后孟氏)至造口,幸得胡铨募乡兵助官军抵御金兵 ,太后才脱险,逃往赣州。
辛弃疾如今也来到隆祐太后被追逃难的地方(造口),俯瞰滔滔江水,遥想当年事,再看眼下的危局,抚今追昔,不免触景生情,忧愤陡生。
太后逃难已50年过去了,浩荡江水虽能冲破青山阻碍,可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无所作为,国耻之未雪,收复中原遥遥无期,自己的志向不能达成,不禁悲从中来。在他眼里,这江水竟似行人的伤心泪。“行人”既指隆祐太后,更包括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际那无数遭兵灾而抛家舍业、亡命南逃的人们,寓意深广。结尾,山深江晚,暮色苍茫,鹧鸪声声,更显作者心情之压抑愁苦。
辛弃疾悲愤填词,却成就了郁孤台的大名。
郁孤台因诗词而显,诗词因郁孤台而传。
郁孤台风景绝佳,苏轼、黄庭坚、刘克庄、戴复古、汤显祖、李梦阳、王士祯、朱彝尊等文学大家都留下了诗词,其中不乏佳句,但只有辛弃疾的《菩萨蛮》传诵得最广,盖因其词写得妙,更充满家国情怀,备受后世好评。“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结二语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等溢美之词滔滔不绝。
辛弃疾写《菩萨蛮》后,时间又过了98年。1274年,南宋另一位大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登郁孤台,留下诗篇《题郁孤台》:
城郭春声阔,
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
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
江湖万里思。
倚阑时北顾,
空翠湿朝曦。
此时南宋已到了将亡之际,风雨飘摇。文天祥在赣州做官,多次登临郁孤台。这首《题郁孤台》风云跌宕,豪迈纵横,忧国忧民的情怀满满。
文天祥在赣州还做了一件大事。
1275年,蒙元铁骑已过长江,南宋都城临安危在旦夕。时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散家财募兵,组织起万余人,挥师北上,入卫京城。虽然敌众我寡,战斗失利,但其壮举也惊天地泣鬼神。
国难当头,大厦将倾,文天祥的孤勇虽无力回天,却把自己塑成了一座郁孤台。
郁孤台前的广场上有辛弃疾全身立像,身披披风、手握剑柄,眺望山川,目光凝重。走进郁孤台,第一层正面墙上挂着《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郁孤台和辛弃疾分不开了。
回望郁孤台,簇新的亭台、斑驳的老城墙,一片青葱掩映下,那段历史不会被遗忘。但这时才感觉到,纪念辛弃疾的功课做足了,可文天祥的功课似有欠缺,实为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