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来一个暖心视频:
美国加州3岁小男孩子Tydus ,为妈妈准备晚餐,他独立成熟的表现让人惊艳。
他推着比自己还高的购物车,买来面包等食材,采来鲜花装饰餐桌,用微波炉煮千层面,用烤箱烤面包……
哪怕摔上一跤,也能自嘲地说:“生活就是如此,兄弟!”
让朋友惊呼“别人家的孩子啊”,接着开始抱怨自家孩子:本来这段时间自己觉得一家人都挺好的,可是这几天孩子回家耷拉着脸,问他怎么回事也不说。朋友很不能接受,觉得“我都做这么好啦,他还是不满意?”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育儿困扰不只是我朋友有,相信所有的家长都会有这方面的烦恼,关于如何爱孩子,怎么才算爱孩子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01
新一季《最强大脑》选手凡正阳只有13岁,在别人眼里还是小孩子,他却一路过关斩将晋级;苹果公司APP开发部里年龄最小的只有9岁……
看到无数个“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表现,再面对自己初生的婴儿,几乎每一位父母都会充满雄心勃勃的希望。他们翻阅各种各样的育儿书,学习育儿方法。
然而,真正执行时,他们施行的教育方式往往又是传统的习惯甚至陋习。爱成为一种施舍,一种交易,甚至是一场赌局。
如何才能打破我们心底的桎梏,让另一个生命的成长更加自由、坚实和舒展,让更好的爱成为可能?
《孩子,我愿意这样爱你》会让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作者包丽敏,曾为知名特稿记者。孩子的到来唤醒了她非凡的感知,她将目光从外收拢向内,用诗一般的语言,记述了自己从孕育生命前的惶惑,到养育过程中历经的种种精神上的革新,既是一封封写给孩子的热烈情书,也是对为人父母者内心桎梏的冷静剖白,在深情与理性的双重奏中,让我们得以一窥爱的真意。
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对自己内心的深度剖析,戳破百分之九十九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向千百年来的“育儿经”投出一支标枪,石破天惊。
02
《孩子,我愿意这样爱你》,作者分两部分来阐述,前部分是无缘由的爱,后部分是无知觉的伤害。
正如作者开篇所说:我们心里都沉睡着一份爱,只等一个孩子来唤醒。
生命就是这么奇妙,当一个小生命在妈妈肚子里胎动的一瞬间,如同神秘之手启动了阀门,一种前所未有的爱意弥漫母亲的心里,那是一种毫无缘由的爱,没有理由,就是一种本能的幸福,一种情不自禁的生命喜悦。
而这种幸福,只有身为母亲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
当看到自己刚出生孩子的第一眼,也许会觉得陌生,也许有淡淡的失望,孩子长得原来是这样啊。可是很快又迷恋上自己的孩子,看到他酣睡的样子,打哈欠、伸懒腰、咂吧嘴……
一切都那么有趣,养育孩子,如同开启一场人生的探险。
03
如果说爱的本能是A面,那么B面就是对孩子忍不住的控制。本书的重点在后半部分:无知觉的伤害。其中不断提到了一个词:权力关系。
包丽敏敏锐地察觉到,亲子之爱中往往埋伏着控制与被控制、征服与被征服的权力关系,而权力关系会不同程度地侵蚀一个孩子的自我。
每一位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怀有情不自禁的爱,可下意识里,我们并不把这个生命看作与我们真正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常常认为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想要控制也是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在紧要关头,我们可以为孩子牺牲自己,可平日里,却可能有意无意在幼小的心灵里制造伤害。
如同朋友一开始觉得自己对孩子并没有要求,是无条件的接纳,“我只要求他开心!”这句话几乎是所有家长爱说的话。
细心体会,是真的无所求吗?不,并不是没有要求,而是更上一层的要求,“只要你开心”这是一种温柔的要求,被包装过的要求!
教育家科扎克认为,孩子不仅是孩子,孩子和成人都是人类,强调理解、尊重和解放儿童。
在科札克看来,当你说“我的孩子”时,你已经错了;当你说“他应该要……我想要他……”的时候,你又错了。因为这孩子并不是你的,当他出生之后,“世界已经把孩子带走。”
当孩子哭泣时,你会说“乖,不哭,好孩子不哭”这样的话吗?不控制,就是接受孩子的坏情绪、坏感受,饿了要哭冷了要哭,这没什么不好,哭泣是孩子的另一种交流语言。
爱,并不需要满足孩子一切要求,但需要无条件理解、尊重、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论“好”“坏”。这样才能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
儿童心理学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认为:家长如同君主统治人民一样教育孩子。
当你看到孩子玩泥水、踩脏水、趴在地上、捡脏东西,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啊,太脏了!”“不,不,不,你不能这么做”……
嘴里发出来的各种禁令比比皆是,可是这些禁令不仅阻碍了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也阻碍了孩子对未知的探索。这种伤害往往是无意识的,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更大的。
打破固有思维,摆脱权力控制,只需要我们放低自己、俯下身来,让自己变小,在情感上达到孩子的高度,这样才不会伤害他们。
04
本书并不是要求我们作为家长就不能对孩子说不,因为担心对孩子无意伤害,我们就不作任何干预,就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的!
世界是有边界的,需要我们帮助孩子去探索、适应;一些好的品质如独立、自主、善良,我们可以去培养、引导;作为这个世界的先行者,可以与孩子分享我们的智慧。
可是,怎么爱、如何与孩子相处,对为人父母来说,仍是一门不简单、需要学习和探索的艺术。
这世上没有一种爱是不需要经过反思和练习,就能臻于完美的。趁孩子还小,趁我们还来得及,与孩子一起成长吧。正如作者说的那样:给孩子最好的爱、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自身成长。
孩子让我们重新经历一次童年,重新经历一次成长,这个过程到我们死都不会结束。
这本书将动摇我们头脑中那些坚固的东西,让我们看到太多我们所谓的正确都是对生命的偏见。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养育一个孩子,就是一场父母对爱的觉醒与成长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