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轻云(申姐)。谢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昨天晚上,倩倩小伙伴给我发过来一篇她写的文章,看到里面提到的一本书对她改变挺大,正好我也对这个系列感兴趣,就开始搜寻这本书。
在微信读书、得到这两个我经常用的读书app里没有找到。我灵机一动,去喜马拉雅看看,但是只找到两节音频。我不甘心,再仔细查找,竟然发现了一个我认为特别好的音频课,主讲人字正腔圆,感觉讲得真好,还是免费的,必须订阅。
这位主讲人边讲边推荐她用的书籍,说在她的橱窗里边有售,但下面评论区说,她她讲的内容全都是书里的,没什么新意。
我一看书名,好像我书架里面有,到微信读书一查果然有,再到得到一翻,也在书架里。这两个读书app我都是会员,可以随时阅读,暂时不会考虑买纸质书。
然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居然存了700多本书,啥时候储备了这么多精神食粮,能看过来吗?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女人的衣橱里永远缺一件漂亮的衣服,那我的书架里始终缺一本想读的书。
这也是为什么不直接向作者倩倩找书的原因。因为我潜意识当中只是想看看这本书适不适合我?能不能读下去?还有,如果人家推送了这本书,就要把阅读之后的感悟和推荐人分享下,出于礼貌也要这样做,但我不能保证真正去读。
那为什么还要急着找到呢?因为贪心啊,总觉得我会看的,只是不会马上看,但是必须拥有了才踏实,不然就会错过。以为拥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就拥有了知识,以为拥有了满架的书就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岂不知我就是一只勤劳的“小松鼠”,总是在不断地收藏、收藏、收藏。
今天中午,听了行动营最佳作业获得者语枫的分享,很有触动。她看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后,就开始进行书中所写的阅读计划,挑战100天阅读31本书,并且挑战成功。
语枫用思维导图做的读书笔记太赞了,特别详细,真是把这本书吃透了,再去践行其中对自己有触动的地方,学以致用,当然收获巨大。
她在行动营的进步有目共睹,通过大量阅读,夯实了基础,开始厚积薄发,文章写得很精彩,她每次分享的内容都很吸引人,视角独特,让听者产生共鸣。
而且她的年度书单把每本书的阅读时间都标注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清晰地掌握固定时间内自己的阅读速度,对制定阅读计划有参考价值。
同样是读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当时也是踌躇满志要去践行这个计划,书里面的五个要求挡住了我前进的脚步。
1. 每个月买10本业务领域里的经典读物。
2. 一周读两本。
3. 在必须知晓的部分下边画横线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
4. 重要的内容要抄录或录音,利用上下班时间,反复读或听,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
5. 每个周末写当周所读两本书的评论。
尤其是后两个要求,我很难做到,就放弃了。
从去年下半年也开始反思,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更好地吸收书里面的知识,也做了一些改变。今天的行为说明我还没有完全找到,或者说我还想待在舒适区里不愿意彻底走出来。
解决的办法只要一个:就是行动。话不多说,从明天开始,让那些“吃灰”的书陆续重见天日,或者让人家到更适合的地方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