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就把文章给锁了,而我除了一次次随意申诉,也没想要离开这里。身边一起记录的朋友都溜到微博、豆瓣、公众号上了,我依然停留在这里,是习惯吧。
简书是我吐槽的一个角落,开心的、难过的、糟心的都把它放在这里。我倒是很羡慕身边的朋友,夫妻俩一起成长,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倾听陪伴内在很灵魂的东西。
而我的生活中,也经历了好多内在的风暴,这些风暴其实可以跟身边的亲友吐槽,但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人让我可以信任地敞开心扉;也可以花钱请个能量高的人陪伴开导,提升自己的内在能量;或参加团体成长小组一起把情绪流动一下,毕竟自己的很多小心思也是需要有个地方安放的;又或者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让淤堵的不快可以在做事的过程中释放掉,这样才能有更多空间承载明天的生活。唯独不能跟身边的先生和孩子吐槽,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情绪迁移,因为彼此太熟悉又太陌生了,容易忽略很多必要关注的界线。
但在我的信念里面,夫妻之间是可以除了聊柴米油盐酱醋茶、天气、孩子之外,更应该交流一些更内在更深层的东西。但世界上哪有这么多的神仙眷侣啊,彼此一个眼神一句话就可以心领神会,快乐的不快乐的可以分享,但现实生活中,这有点想太多了。
举个例子,自己正在经历:
今天和张先生爬山,上山的时候气喘吁吁,听着摇滚风的音乐,踩着激昂的调子往上走;
下山轻松愉快些,我更想静静地感受周围的人群和声音,又或者趁身边没有孩子,夫妻俩可以聊很多很多新闻、聊聊平时很少触及的内心的话题。
我让张先生把音响关掉,是想跟他说说话。说说昨天和二宝的前后冲突的过程,我是怎么和孩子交流的,顺便也在这个输出的过程去梳理复盘一下;聊着聊着内心最深处的一些,平时不愿意轻易说的话题又会车轱辘一样翻滚出来。
提醒了两次,张先生又在关键时刻把音响打开,一个在对方面前敞开心扉的人,想要表达却要用高过音响的声音阐述,甚至到了激动时刻还得费劲地加入手势,就会变相地让对方认为,说话就说话,为什么需要这么激动?我不希望自己的表达带来这样的不被理解。
我开始快速往前走,心里会有难过的情绪,这个难过是好不容易想要跟你说话,却不被允许和重视,一难过泪水就止不住往下流。
而我不愿意让对方看到我流泪的样子,带上口罩,快速往前走,如果注定无法理解无法更深层的交流,那就这样吧。
对方此刻反而会莫名其妙,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你为什么走那么快?为什么一反常态地不理人?然后他会越想越生气,反过来让感觉受伤的那个人更难受。
回到家,他追随我到房间,有点憋气地打开灯,问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我一味地不说话,只会引来更深的误解和反噬。
我示意他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调整心态和语气,问他:“你觉得夫妻之间可以聊什么?天气?孩子?饭菜香不香?这个坡陡还是不陡?还是回到家里各忙各的?两眼只有手机,剩下就是无言相对两相厌?我曾经跟你说过,我想要的夫妻相处的状态是什么。除了分享快乐,能够同甘是否也能共苦?是否可以倾听?听什么?听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声音和情感。”
“如果你内心没有空间,你也有你的烦心事,你做不到,我也可以理解,那我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在你面前;我难过的时候我自己走开,我自己流动自己的情绪,不给你带来困扰。”
“但就这样,你也是不理解的。你会感觉到此人又哪根筋搭错了,莫名其妙!无理取闹!那不是错失了了解彼此靠近彼此的机会?真的是要我面面俱到地照顾好身边的人,才能享受自己呆在一起的时光,你不懂我,如果可以不需要懂得,那也只能这样了。”
他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表达情感并不是要让对方承担,只是情感交流,但如果对方做不到,也不必强求,生活中并不是选择题,不是选了A就不能选B,是可以这样,同时也允许那个样子,允许对方此刻的状态及自己此刻的心情。
他说:“对不起,我没留意到你的心情!”我能说什么呢?他也有他自己能顾及到的方方面面。他向我伸出怀抱,我并不想要,自我陪伴和照顾此刻也很重要,并不是非他人不可。
夫妻之间,我更想要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心的交流,而不是只有柴米油盐这些表面看得见的东西。
小时候,父母吵得不可开交,激烈火拼,却又能做到跟没事儿人一样,好了又吵,吵了又好,跟个精神分裂的两个人在互掐。我也非常不能理解床头吵架床尾和的俗话,就是事情发生了,不交流不解决,不高兴了情绪一直积压在心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以我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过成像父母那个样子,我有我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很多人只愿意把自己快乐的,闪光的一面展示出来,而不开心难过的一面选择隐藏,这也许是成熟稳重理智的表现。真正毫无负担和顾忌地坦诚相待也是需要遇到合适的人和情境。
如果没有,我就在生活中修炼自己,学会善待自己,学习以想要别人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