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的人说消费水平上去了,个人的气质才会有所提升,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所以我横扫小红书,渴望一款适合自己的奢侈品。喜欢马祖龙的蓝风铃,想给姐姐买宝格丽的我的夜茉莉,想给妈妈买一瓶兰蔻的璀璨珍爱,然而想问问妈妈喜欢什么味道的香水,她却说“不用了,家里还有一瓶没用完呢”。
她说的那瓶我知道,是在九块九店里买的。我想如果我买了那瓶璀璨珍爱,应该也不敢告诉妈妈它的价格,妈妈也依旧会嫌弃它瓶子太小,几次就用完了。按照妈妈那种用法,这也是事实。
(️二)
最近商场在打折,我也想买点奢侈品。昨天和姐姐聊天,她新婚,我想送她最近很火的那款纪梵希的散粉。
她突然问我“那东西好在哪里?”
而我无话可说,因为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她说“我平时不化妆,也不用粉底。”
我问她“粉底也不涂吗。”
她说“你还是好好学习吧。”
我确实对奢侈品不了解,从心底里来说也不太想了解。被姐姐这么一说,也确实感觉到自己有些不务正业了。毕竟我还是个学生。
(三)
我二十四岁了,大学毕业,现在研究生一年级。以前不会化妆,也不喜欢化妆。大学时连粉底液都不用,面膜买了可以放一年。
研究生之前有一年预科,那一年里我知道了女生不会化妆是一个硬伤。一起过年的时候,举办方要求正装出席,你想不化妆?别逗了,会被人笑的。
多方求助,总算是可以出门了。到了会场,觥筹交错,像我这种只是为了中国菜去的学生显得格外不懂事。不间断的推杯换盏,交换名片,想着寻找机遇,在大部分人眼里,这才是这场酒会的意义。
后来,同学告诉我,你其实应该买些化妆品、耳钉、项链什么的,学学化妆。我还听到另一个不太熟悉的同学抱怨说,某某某这么久了都不会化妆,每次都要我帮忙,我自己都还没化完呢……
我有些庆幸,还好我没用过她帮我化妆......
(四)
回国后,我置办了化妆用品带了回来,第一天尝试化了化妆,原来我也可以这么白,拍照也可以很好看。
之后正式开了学,入系后的日子苦不堪言,能有时间睡觉就已经很好了,化妆?还是别想了。
预科系的新生来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她们每天都是带着妆的不论在哪里。每次在超市遇见,总会让我觉得自己的气色看起来很差、很差。
也许是新生太过朝气蓬勃,也许是我们真的憔悴不堪,每次遇见以前的同学总会被问到是不是生病了。其实我的身体好着呢,一年两次感冒都是多的。可是对比起来,我确实比新生看起来憔悴得多。
(五)
同学推荐后,我下载了小红书,看着奢侈品被博主夸的天花乱坠,我也不禁心动,好像我也应该买得起它们。
可是我好像被现实打败了,对奢侈品本身就没有多喜欢,化妆新手我也不知道那些东西好在哪里。父母亲都在农村,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豪无用处。姐姐也不喜欢那些东西,我在潜意识里也觉得某宝的东西没什么不好。
我想我不适合走进上流社会,我还是喜欢在某宝上看着小玩意,用着平价护肤品,找一个普普通通的男朋友,过着平平凡凡的小日子。
毕竟我熟悉的圈子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了什么是CK手表,拿出施华洛维奇的东西也只会问是不是银的,也许再过一段时间,我会接受奢侈品,会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会有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