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人大眼萌。貌似按着这个题目,应该八卦一番动漫,不过很遗憾,手抖有误。
其实标题是有意打错的,列为看官明鉴,若是写成真正的名字“小黄文”,那得有多可怕啊。
其实即便要叫也没劲儿的很,名字叫小黄文难道写的就是吗?我们国人不像老外那么直白,像什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看就沾边!还不如“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
我们一以贯之是崇尚含蓄为美的,甚至病态为极美(参见金鱼的基因变异)。比如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不细细品读,你知道是小黄文吗?况且,大家出手不凡,以小黄文为皮,慈悲心为骨,讲的是大场面、大智慧。所以绝不能把“金瓶梅”与小黄文建立对等关系。
即便是“玉蒲团”、“灯草和尚”,若能从名字上看出来那才见鬼了呢。当然现在的人已经肤浅了许多。不论是叫少女之心还是曼娜回忆录,一看就不大对头。“少妇白洁”也不好,真还不如“金鳞本非池中物”呢。
还有一桩高大上的文本,“红楼梦”起初对第六章节流连忘返,“贾宝玉(此处省略五个字)、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段,自此明白袭人与众不同、被宝玉另眼相看的道理。“西厢记”也有一段是吧,所以这些正常不删减的内容,恰恰说明还够不上小黄文的层级。
鉴别高质量的小黄文,是不是可以这样商榷一下:第一、标题不能露骨,那样的文章百分百的粗制滥造;第二、不论多长,开篇即直奔主题,这样的虎头蛇尾,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第三、寓情于理,那是要淡出鸟儿来的,只因这不是简单的说教;第四、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循序渐进引入桃花源中,这是好文;第五、若是微言大义,仿佛深入浅出,从极致归于寂寥,当属极品;最后一点,不论长度有多少,看到三分之一的地方还没有的话,不用看了,虽谈不上严肃文学,也可以判断不是什么中意的文章。
小黄文是我们小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是闲磕牙逗闷子的工具。君不见国人的脱口秀基本上直奔下三路而来,德云社的相声不也是“好吃不过饺子,好玩儿不过包饺子”的段子横流吗?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男儿本色”(最后一个咬字要重)难道哪里不对吗!
当然写小黄文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所谓喊得多做的少,基本上很难。爱的人不敢说爱,看的人默默守护。都是酒壶肚子里煮饺子,有料。
看小黄文的也不容易啊,情感代入,宛如书中主角,纵马提疆,肆意飞扬。心理学不是讲嘛,第一人称的视角,代入感更真切、强烈。
其实信口胡言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发现对小黄文还是蛮长情的,老话讲的好,絮叨地诉说约等于告白。所以,乍看这篇文章标题好像是写错字的小黄文,实际内容仿佛是在致敬小黄文。
既如此,也没有错,爱看小黄文者皆是小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