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一个车轮三十根辐条,中间空的地方,才有了车的作用。
陶土做成的器皿,中间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了房屋,中间空的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所以呢,有无相生,切实存在的事物,通过无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联想到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装得太满,也逐渐失去了作用,留一些空间,便能继续发挥作用。换言之,做事、说话的太绝对,反而失去了回旋的余地。
拿我的工作来举例,一个产品,从市场分析道落地实施可能经历数月,预先计划好所有的功能并将其一次性实施完成,开发周期长,完成便无法支撑业务,甚至上线后,市场可能已经变了。白白浪费了所投入的成本。因此有个词“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以最小化的方案快速完成,产品的其他部件后续慢慢补全,一旦市场变化,还可以即使转弯。而我理解的待补全的那部分,也可以具备“无”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