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是断舍离了一段时间的。而且还认真地做了记录,并和自己断掉的物品做了告别,也会在购买时,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然后再放下拿在手里的物品,选择离开。房间里空间的确是大了些许,也清净了些许。
然而,我发现,即便这样,我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我预想的那些改变。困扰我的问题,依然在困扰着我,比如那些我始终没有勇气打破的窠臼,那些我一直无法安放的焦虑,那些一直没有办法达成的亲密……生活这团乱麻团,并不会因为我放弃了一些对物品的占有和购买而放过我,恰恰相反,这种在一件件具体物品上花费时间和耗损精力,在我与真正困扰我的问题直接,营造了一个拐点,并使得“我”和“真正困扰我的问题”以及“我的物品”这三者之间由两点一线,构成了一个由三点连接而成的三角关系。
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稳定性啊。
于是,那些真正困扰我的问题,也就是属于我个人的人生课题,因为这个外来的喧嚣甚上的断舍离而稳定在一个三角关系中,从而被维持了下来。当这些问题让我不舒服时,我便有了一个逃遁之处,在一些具体物品上断舍离便是一个更容易的地方,它看起来似乎在追求着自我探索和品质生活,但实际效应却让我逃避了那些真正困扰我、让我无法面对的人生难题。
趋易避难,知难而退,原本是我们的本能。但,问题往往并不因为逃避而自行消失,只会积重难返,旧疾沉疴最是难愈。
所以,我不再断舍离,那些堆积的陈旧物品里,有我的来路,借助它们,我走向曾经没有勇气面对的课题。
这次,我选择不再逃离。两点之间,我选择那条直线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