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索马里骆驼》观感小记——母亲,我终将成为你

《索马里骆驼》观感小记——母亲,我终将成为你

作者: 短毛碎 | 来源:发表于2024-02-13 16:08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春节前有幸在啄木鸟的卓伯乐的带领下,和文友咸蛋螃蟹、红柳、沐宛之、云中逍遥客等人一起讨论了作家朱山坡的短篇小说《萨赫勒荒原》的写法、创作特点,虽然是个小范围的圆桌讨论会,但大家各抒己见,着实碰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

    朱山坡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作者,得益于这次学习,我立刻找来他的其他作品继续阅读,果然,一口气读完几篇后,笃定自己又“捉”到了一个宝藏作者,这里谢过卓老师的推荐。2024刚开年,就大饱眼福了(偷笑)。但最近偷懒,几乎什么都没写,就先简单谈谈我在《索马里骆驼》这部作品收获和感受吧。


    朱山坡的语言非常朴素,但读起来非常亲近,仿若铅字的对面就站着栩栩如生的素人,虽然并没有华丽和惊艳的表达,但画面感依然极强,像是一幕幕的电影镜头在眼前划过,迎面而来的是文字的厚重感。对比这半年来我一直在读的毕飞宇的小说风格,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这并非褒贬之意,而是说语言风格的迥然不同)。平实、近人,似乎能让我感受到文中主人公的呼吸,节奏平稳,深沉中透着伤感,朴实中夹着震撼。

    《索马里骆驼》是一部关于亲情、责任和自我救赎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与生父母多年不见的,在过去的人生里,认定自己是被他们抛弃的“我”,多年后因一通来自非洲的国际电话,牵出的关于他的家庭、他的父母的一生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由“我”的眼睛代入他人的故事,这是个很好的视角,既让人觉得分外真实,也在结尾处,将故事最后的走向实现了圆满,起到了非常棒的勾连和升华效果。

    作为一部亲情主题的文学作品,文中绝大部分情节流露出的情感都是冷漠和绝情,这在开篇就把读者的胃口吊足了。——为什么儿子不愿原谅将死的父亲的见面请求?我很喜欢这段对话:

    那一瞬间,仿佛是有人告诉我,在遥不可及的地球背面有一只似曾相识的蚂蚁生命垂危,想跟我握个手。我没有答应他,不管电话那一头仍在苦苦哀求,我果断地挂了电话。

    “遥不可及的地球背面”“一只似曾相识的蚂蚁生命垂危”“想跟我握手”,这三处表达简直是绝妙!如此强烈的反差和对应,相信任何人都会好奇其中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能让“我”如此藐视和痛恨父亲,甚至他要死了都绝不原谅。同时,我们也深信不疑,如此这般的情绪开场,整篇故事一定充满怨愤。然而,阅读中,我却像沿途捡起许多珍贵的贝壳,它们竟然可以发光,而且,还有温度。

    “我”的父亲曾是援非医生(刚看到这里,我心头一抖,这不是对应上了《萨赫勒荒原》的某些人物背景吗?其实不然,包括这篇在内的几篇都是独立的作品,只是素材中都有援非医生这个设定),回国后的他因为母亲怀“我”时被绯闻中伤,他满腹都是对妻子不尽的怀疑,既感到颜面尽失,又不愿面对问题,所以选择在“我”八个月大时不告而别,听说是去了地球的另外一边,总之,对于一个童年不曾享受过父爱的人来说,可谓自此消失不见。

    伴随着“我”的成长,那种对亲生父亲到底是谁的猜测也始终萦绕在心。我既没见过妈妈的丈夫,也无法确定绯闻中的导演就是父亲。但是,在“我”第一次见到那个导演时,一个小孩子眼中的骆驼第一次出现了,文中说:

    他耷拉着肩立在电影制片厂门口,远远看去,他的背竟然有点驼,背部靠肩处明显隆起,像一头电影里的单峰骆驼。

    其实最初翻开这部小说时,我就有个疑问,为什么标题要取《索马里骆驼》。

    随着故事一点点展开,真相似乎也在一点点出现。首先,索马里,那是后来父亲和母亲生活的地方,远在地球的另一端。那里是东非,是首先种植了父亲的梦想,而后也种植了母亲的梦想的地方,他们重新相爱,重拾对生活的期待与热情。其次,“骆驼”。通篇阅读下来,我觉得作者是有用意的,“骆驼”是人格化的象征。骆驼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是承载希望的象征,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意义所在,也是母亲。下边,我对应试着解读一下。

    首先看这段描写,是“我”九岁时第一次见到真正的骆驼,那天,父亲骑着它回家来了: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真的骆驼。很高大,腿很长,庞然大物,像是天外来客,或者是电影里走出来的巨怪。它有两个驼峰,高高的,父亲坐在后一座驼峰前。它的脖子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长。它把嘴巴伸向我,先是嗅了嗅,然后露出洁白的牙齿,好像要吃了我。

    无需对比。这匹带着父亲回来的骆驼,高大而健硕,双峰,友好。而之前,那个被大家疯传的,“我”的绯闻父亲却只能是只单峰驼,而且没有任何细节。

    父亲本来是要带着“我”离开这里的,就骑着骆驼走。然而,渡河前,母亲突然冲了出来,嘶吼着将“我”从骆驼背上扯了下来。“我”像是从悬崖高处跌落,一头栽进了土里。

    这个细节,我是这样理解的:本来,“我”会拥有一段新的人生,那种喜悦无处遁形,但是,本以为来到充满希望的“高点”后就可以发生改变,却没想到摔得更惨。因为,没几天,父亲和母亲便骑着骆驼毫不留恋地把“我”留下了原地。文中有交代过:骆驼只能坐两个人,在奔赴新生活的计划里,他们没打算带上“我”。所以,我认为,作者在这里,用骆驼作为线索,起到了连接新旧生活,以及对“我”来说,随着它的离开,希望再次破灭,甚至破灭得更加彻底。

    另外,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写在母亲怀“我”时):

    父亲不相信母亲是清白的。他在信里就是那样写的:你比发情期的母骆驼还骚,隔着千山万水我也能闻到你的骚味。

    有一天,母亲问我:你见过骆驼吗?我说没有。母亲平静地对自己说,我也没有见过。我经常偷偷闻母亲身上的气息,实话实说,果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骚味,也许那就是母骆驼发情期的气味。

    我以为,气味是一种思念的感觉。即使人不在了,气味也是可以被回味的,是可以有情感的。比如父母之间,比如母子之间。而,逐渐地,这种特殊的骆驼的气味就变成了母亲的味道。

    父母离开的那天,又有这样一段描写:

    父亲迅速跟着上了驼背,左手搂着母亲,右手牵着缰绳,然后,从我面前旁若无人地走过。在父母眼里,那一刻我是隐形的,连骆驼都看不下去,它用最低的善意瞧了我一眼,仿佛是向我告别,又仿佛是提醒我什么。

    骆驼走了,“我”的希望就此破灭,它回到了它的非洲。

    这是黑暗的一天。到了傍晚,我才挣脱外婆,爬上高高的山眺望蜿蜒外伸的路。路上空无一人。我抬头看天,遥远的西北角有一块云朵,像骆驼的形状。我死了心,再也追不上他们了。

    对于年幼的“我”来说,骆驼去的地方远在天边……

    十七岁时,跟随舅舅忙于生计的“我”终于得到来自地球另一端的信件,一张母亲的照片勾起了“我”心底深处的回忆。只是,那时母亲早就死了(父亲并未告知我),而他也快要死了。信里说:

    母亲骑着一头银灰色的骆驼走在苍茫的平原上,道路很长,看不到尽头……她的脸黝黑了许多,但身材依然苗条挺拔,秀发披肩,穿着黑色皮靴,紧身衬衣,跟阳光相比,笑容虽然不够灿烂,但已经是多年未见的甜美了。令我惊喜的是那头骆驼,我认得出来,是到过外婆家的那一头,除了衰老了一些,样子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甚至可以这样说,因为那头骆驼,我才敢肯定驼背上的女人是我的母亲。这是母亲留给我的唯一照片……

    我没有给父亲回信询问母亲的情况。我对他们没有恨,只是冷漠和排斥。但是,我的电脑屏幕背景就是一头骆驼行走在无垠的荒凉的草原上,孤独,冷漠,坚决。

    ……

    但他的话里仿佛提到了骆驼。母亲骑过的那头骆驼依然在柏培拉,只是已经瘦得像一匹马那样大小了。夜深人静时,我突然动了恻隐之心,对骆驼,也对父亲。

    这里读起来非常清晰且确定,骆驼和母亲影子的高度重叠性。而,“我”也成了一头习惯独居的,坚忍的骆驼。

    后来,“我”听说了关于他们在那里生活的故事,尤其是母亲怎样欢愉且充实地活着。她的心中充满了热爱,充满了勇气,也充满了善意。在母亲生命旅程的后半部,骆驼再次出现了,还是那峰载着她离开祖国的骆驼,她后来又骑着它去到了索马里三十七个部落,在那里给非洲人播放好看的中国电影。

    故事的结尾,“我”来到了柏培拉,但错过了与父亲的最后的见面。见到他的遗体时,我并未感到陌生,甚至像是看到了多年前他骑着骆驼出现在“我”眼前一样,那种兴奋和惊喜的感觉都回来了。但是,当“我”找到了那头骆驼后,却分外难过:

    我首先找到了那头骆驼。它就跪在诊所门外的一棵柏树下,它仿佛认出我来了,艰难地站了起来。它真的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毛很长,肚子瘪得像泄完了气的球,驼峰都蔫了下来,眼睛没有一点神采,上百成千只的苍蝇正在蚕食着它。

    它主动向我伸出鼻子,鼻子是干涸的。我抚摸了一下它的头。它的眼睛竟然流泪了。

    父亲的葬礼结束后,在“我”的照料下,那头濒死的骆驼竟然重新焕发了活力,而我后来得知,母亲是为了保护骆驼才被飓风卷走的。“我”在柏培拉的日子里,听到了太多来自当地人对母亲的赞美。得益于心底被重新唤醒的爱,“我”留下来,并继承了母亲的遗志——给索马里人送去更多的中国电影。

    结尾,文中说,父亲并不支持母亲出去放电影,为此差点枪杀了那头骆驼,但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枪口。因为她的勇敢和倔强,索马里人用他们对一个女人最高的赞美称呼母亲——母骆驼。“我”的婚礼在一个偏远的部落,那天,母亲盛装而来。

    至此,全文完。

    我更笃定,骆驼其实就是母亲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写照。她虽然与父亲从中国远道而来,但她自始至终的独立和坚忍,不屈与倔强,从来都不是和懦弱的、自以为伟大的父亲一样。她愿意留在父亲身边,从来不是依附,而只是想证明自己的忠贞与清白。她对“我”的思念幻化成对播放中国电影的执着,她,一直没有忘记过我。

    “我”终于懂了,在索马里这片看似母亲已经消失了的地方读懂了她。“我”会追随她,成为她,在变成更好的自己的路上,永远记住她。


    以上便是我对这篇小说的浅显的解读。无论是从读者的阅读感受,还是从创作者学习的角度,都大有收获。当然,还需要更加精细的持续学习和练习,继续加油吧!也强推这本小说集给所有文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索马里骆驼》观感小记——母亲,我终将成为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ts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