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清单】2019.11.25——11.29
1、教研组共读《语文教学设计及技法80讲》(余映潮)。一、关于导入:要能够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境。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核心。二、关于课文整体阅读教学,要艺术的设计“主问题”,例如:《珍珠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写了一只什么样的鸟。三、无提问式的实践活动。例:《春》,训练学生品评词语,可以提供给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训练说话:“我认为……用得好,写出了……”或者“我认为……写得好,好在……给我们……的感受”,这些只是一个简单的句式,但是是给学生的词语品评提供了了一个活动抓手,也就是一个支架,这在我平时的课堂上是有些缺失的,所以感触颇深。四、读写结合。方法:仿写;补写续写,例如续写小说的结尾,或者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变体改编,例如,将诗歌变成散文。
2、周三大教研。四年级分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塞》,聂校长做了深入点评和讲解。对于每课的教学目标要在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目标要求,对于单元目标的训练点要结合前面相关系统内的训练点,明确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能力,哪些能力是需要重点聚焦提升的。对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面已经训练并初步掌握怎么概括一件事的能力,这一课要通过概括文中三件事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三件事串联起来概括,这是一种概括能力的提升训练。《出塞》的古诗教学,聂校长给出了详细的教学指导,将每个字的意思先直译出来,然后再进行组合翻译整句诗的意思,就是要逐句教古诗,将短文展开教长,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深度理解。尤其本首诗是边塞诗,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边塞的意义,离不开家国情怀,离不开民族精神。


3、语文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这两课都是阅读策略批注单元的课文,课文比较长,每课的课后题其实都有明确的要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主要要求聚焦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我的心情变化,完成课后第二题的表格。而《陀螺》则要求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批注,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做批注,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时,结合课后第二题中的句子,对人物的心情有较深的感悟,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再次梳理我的心情变化过程。都是对前面批注方法的巩固和练习。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而不只是为了学习批注这种方法。
4、周日教研明确接下来检查作业的方向,作业繁多,要分清主次,有目的的聚焦。
5、孩子们的小植物回来了,这么冷,有点灰蒙蒙的冬天,来点有颜色的生命,观察,感受,经历,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