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东野的书中,第一本重点不在于案件推理,而更令人深思于“亲密关系”这一话题。
书中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值得回味,各中细节是很多家庭的小小缩影。
先说亲子关系,当已知直巳犯案后,其父第一反应是选择报案让他自首,但在直巳母亲的百般阻挠下对直巳心生愧疚,最终选择帮忙隐瞒。而最终击垮他心理最后一道底线的是直巳母亲说的那件事情:直巳小学时受同学欺负,告知了母亲,母亲向父亲寻求解决方法,父亲因本身面对事情总选择逃避的性格,以及当时沉迷于婚外情无暇顾及家庭的原因,认为直巳在给自己和家庭惹麻烦,训斥了直巳,我想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让直巳感觉得不到最信任、最依赖的人的支持,转而对父母产生敌视的态度,而且在学习不到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内向、暴力、自卑等人格特征。
东野这么写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想到了之前的一个学生,可以观察到,这个学生平时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遇事不想面对,会选择逃避等。深聊之后,学生回忆说:在小学时期转学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因为种种原因,他认为当时的老师是瞧不起他的,尽管当时他成绩很好。有一次老师误会他,把他拎到教室前训斥,他解释说自己没有做过,但老师不信并告知家长。这个学生家是父亲做主,父亲的脾气比较暴躁,回去后不问原委,一味相信老师的话,把他打了一顿。从此,这件事情成为了这个学生心中永远的刺。在那样的年纪,父母是孩子心目中认定最能保护自己的人,但其父亲的做法彻底毁灭了父子之间的信任感和可依赖感。
再想想自己幼时,在外面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妈妈都是优先选择站在我的立场上,回家后会仔细盘问我事情的前因后果,有错认错,别人的错当然也会让我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等。不敢说妈妈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完全正确,但至少让我一直到现在对妈妈都有一种毋庸置疑的信赖感。
再者,书末有一句话也很触动我,大意是:老年人的想法可能我们理解不了,但我们要给的重点不是理解,而是尊重!我想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需要学习的。父母在慢慢变老,因为年代、经历、经验的不同,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想法难免会有差异,有些时候会造成互相的不理解。但这句话启发了我,也许我们不需要完全的去理解,毕竟这并非易事,我们要做的是尊重他们的做法和决定。
再说夫妻关系。书中的男主遇事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婆媳矛盾不正确面对和从中斡旋),不果断,没有主张,甚至我认为他缺少责任心(婚外情)。他的妻子遇事也过于决绝,心底并不善良。生活中,我一般会秉持“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原则,不会对他人的事情妄加议论。但这本书中所呈现的,直巳母亲只是因为断奶的问题与直巳奶奶发生冲突,从此就采取了决绝的态度。我想但凡心底有些许绵软之处的女性断然不会如此行事。
我一直认为夫妻就像是一个永不解散的团体,是荣辱与共的,所以凡事要一同商量,要团结,要共进退。但要做到,少不了前期的磨合。只有在爱的基础上,双方足够了解后,才能达到这样的默契。书中的夫妻是因为天时(到了婚嫁年纪)、地利(恰好介绍他俩认识),并没有人和(爱)。也许也是因为缺了爱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婚姻生活中遇事也很难令双方各退一步,取而代之的是双方各执一词了。所以说,这也警醒了很多年轻人和催婚大军中的人,婚姻是慎重的,宁缺毋滥的。每一步缺一不可,因此不可、不必也不能操之过急。
总之,亲密关系是一个复杂且需要不断探究的话题。时代背景的不同,亲密关系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处理方式也会不同。但相同的是,只要有“爱”,总不会太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