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暮潇潇诗文
第九章转折点《理性乐观派》

第九章转折点《理性乐观派》

作者: 161f09651b9e | 来源:发表于2018-10-02 06:14 被阅读20次

1900年以后的悲观主义

据我观察,众人怀有希望时他却心怀绝望的,会给一大群人赞美成贤者。众人绝望时他却心怀希望的,反倒享受不了这个待遇。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连续不断的悲观鼓声,总是盖过我在本书里高唱的这首胜利之歌。要是你说世界正在越变越好,人们会嘲笑你天真而麻木。如果你说世界未来还会越变越好,大家恐怕更觉得你疯了呢。20世纪90年带,经济学家朱莉安。西蒙这么试了一回,结果给人扣上了各种帽子:蠢蛋、罪犯、老顽固、异想天开。可西蒙的书里不存在任何重大错误。21世纪初,丹麦教授比约恩,隆伯格又试了一回,丹麦国家科学院竟依照《科学美国人》杂志上一篇错漏百出的评论,临时“认定”他在科学上的不诚实,可科学院既没有举出任何实质性的例子,也没给他机会自我辩白。隆伯格的书里也不存在任何重大错误。哈耶克说的好:“对进步的善行怀有信心,逐渐成了心灵浅薄的标志。”

  另一方面,如果你说大难将至,说不动能得到麦克阿瑟天才奖,甚至诺贝尔和平奖么。书店被悲观主义的通灵塔压得呻吟不已,电波里充斥这末日的宣言。打从长大成人以后,我听过各种各样固执的预言:贫困日益加剧,饥荒就要到来,沙漠不停扩大,瘟疫迫在眉睫,水源战争即将打响,石油枯竭不可避免, 矿产短缺,精子数量下降,臭氧层变薄,雨水酸化,核冬天,疯牛病蔓延,Y2K计算机漏洞,杀人蜂,变性鱼,全球变暖,海洋酸化,甚至小行星撞击.....它们要把眼下这支愉快的发展小曲狠狠滴结束掉。每一回,这样那样的大恐慌无不得到了沉着稳重,受人尊敬,铁面无私的精英们庄严附和,并被媒体歇斯底里地疯狂转发。每一回,我都记得有人急迫的规劝我:不赶快放弃经济发展的愚蠢目标,世界上就没人能生存了。

  尽管悲观主义盛行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悲观主义存在却一如既往。20世纪60年代,排在大难榜首的是人口爆炸和全球饥荒,70年代是资源枯竭,80年代是酸雨,90年代是瘟疫,21世纪初是全球变暖,这些恐慌全都来了又走了。我们只是运气太好吗?从前有个老段子:有个人从摩天大楼跌了下来,已经落到了2楼,马上就要摔在地上了,他却想着:“到目前为止很好!”我们是跟这人一样,还是悲观主义本来就不切实际?

  我们姑且先承认悲观主义者所说的,倘若世界继续像这样下去,大难必将终结全人类。他们说的没错。倘若所有的运输都依赖石油,石油耗尽了,运输也就中断了。倘若农业继续依靠灌溉,等地球的蓄水层枯竭了,饥荒就会出现。但请注意这里的前提田间:“倘若”。世界不会继续像这样下去。这是人类进步的所有意义,文化演进的一切信息,动态变化的重中之重---也是本书尝试传达的核心观点。真正的危险来自变化放缓。我以为,人类已经成了一台集体的问题解决机,它通过不断变化来解决问题。它依靠市场驱动的发明创造来实现这一结果:一样东西稀缺,价格就提高,价格提高鼓励人们开发替代产品,提高这样东西的使用效率。历史上经常发生这一幕。鲸鱼变少之后,人们就不再使用鱼油来点灯,而改用了石油。悲观主义者错用了外推法:他们以为未来无非就是规模和范围更为庞大的过去。霍布。斯坦从前说:“要是某件事情不能永远持续下去,那它就不会。”

  举例来说,2008年,环保人士莱斯特,布朗对未来表示悲观:

  比方说,每个中国人以美国目前的速度消耗纸张,那么到2030年时,14.6亿中国人需要使用如今世界纸张年产量的两倍。这样一来,全世界的森林就没啦。如果 我们假设2030年时中国每4个 人拥有3辆汽车,就跟现在的美国一样,那么中国需要11亿辆汽车。全世界现在才只有8.6亿辆汽车。为提供必要的道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中国要给相当于眼下全国稻田总面积的土地铺上水泥。到2030年,中国每天需要9800万桶石油。世界目前的石油产量是每天8500万桶,这个产量恐怕永远也不可能再提高了。所以,全世界的石油储备也就没啦。

  布朗和他的推论完全正确,但从前那个预测1950年时伦敦街头将堆满高达10英尺马粪的人同样正确。1943年,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奥森说,全世界总共只需要5台电脑,他说得对;1977年,迪吉多数字设备公司创始人肯。奥尔森说,“总没理由什么人都想在家里拥有一台电脑把”,他同样说的的对。在这两人发表上述言论的时代,电脑重达1吨,昂贵地匪夷所思,他们的话千真万确。就连英国皇家天文学家和英国政府太空顾问也说,太空老旅行是“胡言乱语”是“彻头彻尾的疯话”,他们也都没有错,只不过,话刚说完,世界就变了。同样的道理,莱斯特。布朗这样的语言也不可能成真。到2030年,人们会更加节省的使用纸张和石油,要不然,就是有别的什么东西取代它们,土地也会提高使用效率。要不然怎么办?不让中国走向繁荣?问题不该是“我们还能不能继续像这样下去?”因为答案很明显是“不能”,我们要问的是,如何才能鼓励,推动必要的变革洪流,让中国人,印度人,甚至非洲人,都过得像今天的美国人那么欣欣向荣。

相关文章

  • 第九章转折点《理性乐观派》

    1900年以后的悲观主义 据我观察,众人怀有希望时他却心怀绝望的,会给一大群人赞美成贤者。众人绝望时他却心怀希望的...

  • 【风险管理】D19➕雯雯➕26号

    理性乐观派

  • 读书

    《理性乐观派》阅读中。

  • 理性乐观派

    今日打卡2:共计25分钟 是知识产权的作用吗? 是政府出力吗?

  • 理性乐观派

    今日打卡1:共计42分钟 经济援助的检验 垫底的十亿非洲人 撤退的声音 瘟疫和饥荒

  • 理性乐观派

    今日打卡:共计68分钟 为了追求统治者声称是自己责任的某个遥远的社会目标,无视如今尚在人家的诸多个体的偏好和利益,...

  • 理性乐观派

    今日打卡2:共计63分钟 热而富,抑或冷而穷 越暖和,越富裕,越富裕越能发展出新的技术来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气候 ...

  • 理性乐观派

    今日打卡2:共计35分钟 本书完结,各种注释及解释。

  • 理性乐观派

    今日打卡1:共计55分钟 历史本身并不是圆圈,而是螺旋向上,好坏双方都不断增长,并通过永不改变的个人性格展现出来。...

  • 理性乐观派

    今日打卡2:共计31分钟 核战末日 癌症 糟了还要更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九章转折点《理性乐观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yo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