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王阳明,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圣人,是一个思想家,是一个心学大师……其实王阳明的人生,也是坎坷崎岖的一生,是百死千难的一生 。
他年少时,其实也很讨厌读书的,在他三十岁之前,他也是很茫然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点什么。后来喜欢上诗文,打算做一个才子文学家,但很快就没了兴趣,他的朋友们都颇感惋惜,他却说,即便学如韩愈,柳宗元也不过文人,诗词写的像李白,杜甫一样的也不过是诗人,都不是第一德业,他虽然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什么是第一德业,他心里其实也不清楚。他对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感到不满足,想用时间去验证这些大学问,结果也是一无所获,但是最典型的道理是“格物致知”结果他对竹子格了三天三夜,却格出一场病来。后来他又到处寻访仙家,学习道法和佛法,一直到30岁以后,他又感到佛道也都不靠谱。
他在西湖边的一个寺院里看到一个和尚,听人说这和尚已经静坐了三年,然后他就绕着这和尚,走了几圈突然站定,大吼一声说,你这和尚整日口巴巴的说些什么呢?终日眼睁睁的看什么呢?那个和尚猛的一惊,睁开眼睛看着他,他却紧盯着和尚问,家里有什么人,那和尚说家有母亲在,他又问想念不,和尚说不能不想,他最后告诉和尚,听从内心良知的召唤,好好的生活。第2天,那和尚就打包离开的寺院重返人间。
人生没有规定,也没有人能告诉你30岁该怎样,40岁该怎样,50岁又该怎样,其实任何时候只要听从你的内心就够了。
也可以说王阳明也是几经摇摆,在他31岁以后,他的人生也就开始有了大的转折,说是转折,其实也是苦难的开始。王阳明在34岁那年,因为仗义执言,触怒了太监刘瑾,结果被脱了裤子杖责四十大板,下了诏狱,最后贬低到贵州龙场,还被锦衣卫一路的跟踪谋杀,最后他以伪装投江自杀,这才躲过锦衣卫的追杀。
他打算从此隐遁,不去做官,却又担心连累他的父亲,于是他也便遵从自己内心的良知,还是选择去了那个遥远偏僻的,贵州龙场赴任。其实他是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之地,他带去的仆人都病倒了,可见是生活之艰苦。而他自己反而做起了仆人的工作,洗衣做饭熬药,直到他的仆人们痊愈。所有人对当时那种闭塞的环境都叫苦不迭,但他为了活跃气氛,时常充当一名诙谐的段子手。
人生无法选择顺境和逆境,但可以选择对顺景和逆境的态度。正因为这样,后来就有了“龙场悟道”
王阳明不是一个空头的学问家,他其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务实派。他成功的背后,总隐藏着多少的苦难厄运,他每一次的成功都招来嫉妒和毒剑。以至于他无论取得多么辉煌的战果,他都随时做好了退出的准备,但是他到死也没能得到朝廷皇帝的体谅……反而被那些诋毁他的,奸臣还添盐加醋的说他是“病狂丧心之人”,但是他已经听不到了,即使听到了,也从不放在心上。
他告诫着人们,在最好的时候,要做最坏的打算。所以他的心境始终是平的。
纵览王阳明的一生,失意胜过了得意,但是,越是艰难之处,他越发彰显了内心的强大。他说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以他的一生写了一个大大的真理。
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