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我开始正式工作。
2013年4月,在爸妈的资助下,我购买了一套56平米的小公寓,努力摆脱租房的生活。
说来也惭愧,一直到买房为止,我一直都是月光。
工作2年后,爸爸总是在无意间提醒我买车,说帮我出首付,让我自己还月供,这样生活就方便很多,我每次都说不想要车。可前前后后他已经提了几次买车了,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说:我不想要车,我想要房子,不想租房了。
这个想法得到了爸妈的支持,因为他们觉得我手头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与其被无节制的花掉,不如买房,也等于变相存钱,又让我改掉了乱花钱的毛病了。
于是我开始看房,锁定后就在2013年4月份签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套房子,然后就加入了每月还贷的房奴队伍中。
开始还贷后,每个月的工资还完房贷,房租,水电,煤气,网络,电话费后,几乎只剩几百元生活费,所以只能节省着点花,快到月底,都是求助于朋友周转,月初发工资后第一时间还钱,在此还得感谢老李每次的慷慨相助,助我走过那段难熬的日子。
大概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工资涨了,手头终于宽阔了点,不再靠借钱度日,但手头依然也不宽裕,记得刚买房那两年,基本没怎么买过衣服,每次花销大一点都要先思考下再行动。
2014年11月房子交房,因为是精装房,所以只需要买买家具家电就可以入住了。
拿到房子,主卧外面的设备平台有很大一片空地,阳台外面的设备平台也是,于是张罗着改造,在历时1个月左右的时间把主卧和阳台进行了外扩改造,大约花了2w。
当时买家具时,我爸妈觉得这房子主要用来投资,临时的住所,过几年结婚了,也不会在这里住,所以家具不用太好。
我当时认可他们的想法,但是毕竟是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总想着把它收拾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于是前前后后房子改造、家具家电,七七八八的加在一起,花了小十万。父母对于我没有听从他们的安排到也没说什么,没反对没支持,反正自己做的决定自己承担。
其中父母资助了2w多,自己手头有点钱,不够的刷了信用卡。自此住上了自己的房子,虽然房租省掉了,但是又多了个还信用卡的开销。
我又过上了刚买房时那种窘迫的生活。
就这样又过了1年,过程中工资有加,于是在节衣缩食中终于把信用卡还完。
因为工资涨了,信用卡也还完了,所以只有房贷后,生活轻松了许多。
但是因为之前的生活实在太清心寡欲,而自己以前又是一个大手大脚花钱惯了的人,所以手头有了余钱后,又开始了表面看着随心所欲的,看着“阔绰”,实则月光的生活。
2015年10月,体检时发现身体有点小问题,于是看病治疗,2016年痊愈后,开始走上了健身之路。
为了督促自己坚持健身,买了健身卡,办了私教课,后来大概算了下2016年到2017年在健身上花了2w多。身体没有练出马甲线,但是确实身体素质好了很多,也是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直有健身的习惯。
所以可想而知,我依然是个月光。
2019年年底,公司发了年终奖。这下终于手头有了闲钱,于是开始买基金。
说起基金,自己是如何了解到的呢?
之前一直有听别人提起理财,买股票,买期权之类的,可自己什么都不懂,连开账户都不知道怎么操作,也常听别人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带着一颗懵懂,渴望挣钱的心,在不停的探索,寻找理财的路,想办法如何让钱生钱。
在喜马拉雅上购买了理财课程,听着分享的内容,听着都有道理,可是好像并不是我所需要的。
我是一个理财小白,什么都不知道,我想要知道有哪些理财方式,如何操作,课程里好像都没有提到。
于是我又开始寻找新的办法,在喜马拉雅上搜理财课,无意间听到一个理财栏目,里面介绍了股票,基金,还推荐了一款app,于是当时就下载了,但是也只是停留在下载了,进去点了点。
当时就想,等我手头有了钱,就买基金,让专业的人帮忙理财。
2020年2月,年终奖拿到手后,试探性的找到几个排行好的,买了几只,也开始了基金定投,正式踏入理财的大门。
基金确认后,看着每天有涨有跌,又刚好遇到肺炎疫情,被困在家里没事干,就每天看基金,研究基金。
疫情期间基金又刚好行情不错,于是看着每天都有收益,比放在银行好多了,会试探性的买一点,刚开始也小有收益,这也激发了我不断往里投钱的信心。
可是从2月月底开始,每只基金都是一路下跌,到2月底,百分之十几的正收益,跌的还有140多。
总觉得在涨涨跌跌中最终还是会越赚越多,刚开始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赎回,在犹豫中越跌越多,3月底,收益从正的跌到收益为-3300,也就彻底放弃了赎回,这时手头2w多的钱已全部套在基金里了。
看着真金白银涨涨跌跌,意识到,这条路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太考验人的心性了。
老师说基金要长期持有,如何选择好的基金,长期持有,在每个月只有工资的情况下如何开始基金定投,探索的路好像还很长,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