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部网报道,近日有观众向《第一新闻》反映:在西安地铁三号线有一处广告牌,他的孩子看到后直接被吓哭了。
据了解,涉事的广告是《魔兽世界》的广告,画面则是魔兽玩家很熟悉的希尔瓦娜斯女王。而据家长说法,该孩子被吓哭是因为觉得该角色的眼睛来流血。
涉事的角色(女王真能惹事)
然而,只要细看,就会发现那只是角色脸上深色的皮肤纹路,并没什么特别的,更谈不上工商人员所称的“暴力、恐怖内容”。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在此次事件上,不禁要让人反思,我们所谓的保护是否在某些方面已经过度了?
众所周知,小孩子由于思维尚未发展健全,在行为上会缺少理性,而更偏向自己的原始冲动。比如想吃饭的时候就一定要吃饭,想睡觉的时候就一定要睡觉,想要哪件东西就一定要拿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等等,这都是很正常的。同样,小孩子还怕陌生人、怕陌生环境、怕黑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人/事/物会让小孩子产生害怕,但正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小孩子怕的东西也未必是一样的。
比如,有些小孩子看到陌生人就哭,那总不能不让那些陌生人出门吧?看到长相奇怪的人就哭,总不能让这些人去整容吧?坐车会哭,总不能让车变飞机把?看到嘴巴有红色的人以为在流血会哭,总不能不让这些人不吃番茄酱不抹口红吧?看到眼睛有红色的人会哭,总不能禁止生产红色眼影吧?如果有其他小孩子看到赤橙黄绿青蓝紫就哭呢?总不能让世界变成黑白色吧?
很多东西都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与其过度保护,还不如适当暴露,逐步脱敏。毕竟很多事情虽然刚开始不习惯,但慢慢就会接受的。这个就算这成年人世界中也是如此,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新的产品、新的知识、新的世界等等,在刚开始,大多数的成年人一样会感到恐惧,虽然不会哭,但至少会有怂的冲动。但如果因此就拒绝接受那些新事物,那最后会如何,大家应该也都心里有数吧。
对于小孩子亦是如此,过度保护只会让小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未来会更难以融入社会。
另外,还有一点很关键,过度保护往往是基于家长站在自己的角度的一厢情愿的判断,并不能真正代表孩子的想法。小孩子虽然在各方面不够成熟,但不代表没有自己的思想。当两者不一致时,往往会产生激烈或潜藏的对抗,最终反而造成更大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叛逆或阳奉阴违。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孩子被吓哭怪罪对方是很正常的行为,就像孩子踢到桌子痛的哭了,家长还会打桌子来哄孩子。但要记住,这只是哄孩子的一种方式,而如果直接把桌子扔了,以后再也不用,这就是过度了。因为家长忘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比如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吃辣椒,孩子又偏要吃,搞得家长很恼火。其实就让孩子尝一点,被辣哭了,下次就不会吵着吃了。当然,危险系数高的东西就不能这么干。两者之间的界限家长要用理性来划分,而不是一刀切了事。
就像在这个事件中,家长是否会拿一些画着红色眼影的小姐姐的图片给孩子看,告诉孩子那不是血,让孩子学习到生活中还有红色眼影这东西呢?
答案很明显,这么麻烦,哪有直接怪罪广告省事。
再说此次事件中被提及的另外一点,据新闻报道,还有群众反应不应该投放游戏广告。
多少年来,游戏在上一辈的社会大众眼中,就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然而,有一个核心的问题一直没有被讨论到,比如拿游戏和学习来说,那就是“学生是因为玩了游戏而不想学习呢?还是因为不想学习而去玩游戏呢“?这是个何为因何为果的问题。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过度沉迷游戏的确不利学习。但这一点也成为了差不多整个社会都把学生的不想学习和学不好甩锅到游戏身上。
然而,在电子游戏还没出来的那个年代,难道就真的是全国人人爱学习,学霸遍地走吗?对于很多不想学习和学不好的学生来说,”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不学习就行“,游戏只不过是”什么都可以“中的一个选择而已。就算没有游戏,我还可以电视电影上山下水小说漫画逛街兜风发呆睡觉……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难道也都是游戏的锅了吗?
那么,至于学生为什么不想学习或学不好的真正原因,那些社会大众是真的不知道呢?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甩锅给游戏?
注:这里的游戏特指电子游戏,但是广义的游戏的历史恐怕和不亚于人类史。假如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那么猿猴在进化成人之前就已经会玩游戏了……你还记得小时候那些跳房子、木头人、跳橡皮筋之类的游戏吗……要说游戏沉迷的话,石头剪刀布一样能让人沉迷……
本期话题讨论【你玩游戏吗,对游戏怎么看?】
本文作者【21年电子游戏龄(包括小霸王)/13年魔兽世界龄的游戏玩家】,发表于公众/微博号【相遇体验GO】,转载注明作者以及原始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这里有全球特色的探店体验,有五味杂陈的人物故事,有线下体验的资讯观点,以及有各种各样的体验福利…更多实时资讯和福利可见同名围脖。
既相遇,莫错过,如果我们的主题或文章符合你的口味,请不要吝啬分享。
更多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