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做好了时间规划,就相当于把人生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问题是,时间做规划做得再好,也得需要大脑的配合。对于普通人来说,再完美的计划,面对一个不想做事的大脑,很是令人头疼和困扰。
计划早上读书30分钟,结果大脑更喜欢在床上磨蹭30分钟,或者是刷手机30分钟。一个好好的计划完美泡汤。
面对理想的世界和骨感的现实,常常有一种无力感,为什么就掌控不了自己的大脑呢?
大脑就像一个调皮的小顽童,不仅喜欢轻松的事,而且很容易被更有趣的事情吸引。
如果想要引导好大脑这个小顽童,那么就要了解大脑的工作规律。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给大脑赋能,开启自己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
日本自主神经专家、医学教授小林弘幸的《24小时大脑》,揭开学习效率低下,压力大的秘密,通过了解大脑的运作规律,给大脑赋能,打造自己的高效脑,抗压脑和幸福脑。
我们期待自己每天神采奕奕,对待周围的人和善,努力工作的同时对未来充满期待,成为一个情绪可控的成年人。
可是有时候瞬间的情绪上来破坏了自己的期待,疲倦与焦虑挟裹着自己。疲惫感常常来压力,压力一来临大脑就抗议。扛不住事的大脑让我们日渐感到疲惫和无奈。如果营养不良和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仅让脑细胞机能下降,还会造成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
有人说肠胃是我们的第2个大脑,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是保证大脑机能运作的营养来源。所以每天的一日三餐和运动很重要。
正常的一日三餐和运动,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身体状态良好,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抗疲劳、不怕累、有精神,这时候的大脑也会有活力、反应快、脑力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大脑的运作模式。
当我们感到紧张的时候,会出现血管收缩、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这时候是身体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这时候我们的身心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白天的时候,交感神经系统发挥主要作用,让身体工作保持平稳高效。
当我们处于放松状态时,会出现血管松弛,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的现象,这是因为神奇启动了副交感神经系统。要玩的时候使副交感神经系统起作用,用来休息和放松。
而维持我们一天良好身体状态的,就是这两种神经系统交替发挥作用。所以说规律的生活对维持良好的是身体状态起到重要的作用。
了解了身体的工作模式,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做好自己的元气管理师,让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轮流工作,维持我们身体的平衡。
维持好了身体状态的平衡,也就保证好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如果生活节奏和大脑工作节奏相适应,那么工作和学习就会更高效,每一天也会处于良好的状态中。
那么我们如何达到自己的高效脑呢?
利用起床后的黄金三小时,也就是晨间的6:00~9:00。那么清早如何舒服的被窝里起来打败起床气呢?一套“被窝伸展操”,这个花型身体,让我们神清气爽的起床。书中将这套一分钟就能学会的“被窝伸展操”,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到读者的面前。
然后打开窗帘,沐浴一下阳光,增加身体内的血清素,产生幸福能量。而清晨的一杯温白开水能够唤醒身体,激发大脑活力。早晨的一颗感恩的心和一段舒适的早餐,会为一上午满满的精神能量打好基础。
上午比较适合做创造性的工作,因为这时候的大脑注意力比较高,适合用来解决难题。
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每日的上午、下午、晚间都有自己的运行时间和规律,跟着它们自然运行的法则走,辅以适当的锻炼和饮食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满格电的状态应对每日的工作生活,从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状态。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24小时大脑》,从日常作息到休息方式,从日常饮食到小块工作间隙的锻炼方式,作者都给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建议。
想要掌控好自己的人生,并不仅仅是做好时间规划,了解大脑的运行规律,适应自然法则的同时,维持好大脑的运行,有利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给大脑赋能,做好自己的精力,管理师拥有元气满满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