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我照例出门遛狗,周五晚上的公园比平时人多,我路过了一群跳广场舞的大妈,聊天的大爷,玩耍的孩子。走在人群中间,有一种真实地活着的感觉。手机上收到了一条妈妈发的微信,让我回去的路上买一瓶洗衣液。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告诉我,她非常渴望某个人或一些人对她的生活能够产生影响力,从而让她“努力地成长。”我听完她的话,过了一会回复她:“我们都很渴望某个人的出现或者陪伴可以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我们,但真实的情况是,‘被拯救’往往是有代价的。”
“那合作呢?比如说,互相拯救?”
我说:“我不太相信‘互相拯救’这个说法,我比较相信的是: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再跟另一个幸福的人在一起。‘互相拯救’也许是一种合作,但是大多数合作很难做到平等,一个人的责任往往大于另一个人。“
她说:“有时候,平等也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
“的确是。如果你们之间的平等被某个人主观的感觉打破,那合作也就变得困难。就像《乔家的儿女》里面有一句台词:‘都想避风,谁来当港啊?’ 一旦某个人认为自己付出得多了,平等也就无从谈起。”
我还有另一个朋友,她常常认为她生活中的痛苦是别人造成的,比如前男友和父母。从事实上来说,这也没有错,渣男前任和糟糕的父母确实让她吃了很多苦。因为被伤害,她忽略了自己能够拥有的力量。我总是鼓励她去接触一些新的人,尝试一些新的事物,但是太难了,她很难相信自己不会再次受伤。
我不会批评她的自我保护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我或多或少也会这样做。长时间的社会退缩影响了我的身心健康,并且改变了我看世界的态度,至于这几年我为什么会好转,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有些人无法改变自己,可能不是因为缺乏动机,而是因为缺乏契机。我如果没有“一不小心”选择写作,“一不小心”去了解一些我从未了解过的人,可能我永远也不会改变。
我的三十岁马上就要结束了,对即将到来的三十一岁其实有些期待。尽管我目前还是“一事无成”,但是我依然觉得我的人生丰富多彩,这种丰富多彩只与我自己有关。享受独处是需要勇气的,高质量的独处需要我们克服对孤独的恐惧,并且敲碎“其他人会拯救我于水火之中”的滤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