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原生家庭的存在模式。
作者是个心理医生,见过的案例都非常极端,毕竟去看医生的都是受过创伤心理不健康的人。前面几章都是按类别介绍有毒的父母:不称职父母、操控型父母、嗜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语言虐待型、性虐待型,我很同情那些在有毒父母阴影下生活的孩子,同时也觉得庆幸,自己的原生家庭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是仔细想想,很多有毒的父母其实通常都打着“爱”的旗号,比如说妈宝男,就是母亲在儿子成年以后还企图控制儿子的生活,致使儿子根本无法进入一段健康的婚姻关系。一个坐享其成,一个则享受着掌控子女人生的快感。再比如“不打不成器”的观念,不管出于什么初衷,这些父母都是有毒的。
本应在阿斯彭的舒缓斜坡上与女友一起滑雪的他,在家人的声讨责怪下,只能独自待在酒店房间里,紧张地抱着电话,向家人解释,请求他们的原谅。由于弗莱德和他的家庭体系紧密相连,自责就足以将他拉回,并重新禁锢到家庭体系中。
类似的有,国内的春节。从小到大都被要求春节必须跟家人一块过,我想试着去按自己想法过,我希望我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理解。
为什么家有毒?
“有多少对父母,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教育观念,这些观念就是我们去理解、认知这个世界的框架,它奠定、影响、塑造了我们的感情和行为。当有毒的父母将扭曲的理念灌输给我们时,我们的认知框架、连同我们的感情和行为都发生了歪曲。”——相反,家里那种“父母才是权威”的观念不时提醒着我,以后为人父母,要与小孩做朋友,鼓励个人表达,尊重小孩,尊重是平等,是讲理,不是盲目顺从,我不要小孩听话乖巧,那不是养小孩是养狗。
你们是否还记得,在上海,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妈妈批评而跳桥自杀的17岁男孩。大家可能都会说这小孩怎么这么傻,父母可能会哭着说:“我对他这么好,我把我的一切都给他我甚至希望死的那个是我,我骂他也是为他好,他怎么就不懂。”你是不懂,小孩子对你有多怨恨,你把他当成各种东西,掌中宝,宠物,希望,就是不把他当成一个人,活着首先是自我,然后才是他人,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他不隶属父母他只属于自己,“我养育孩子不容易,孩子一辈子欠我的,要对我负责”,从小到大我就很痛恨有这种想法的父母,父母应该感恩孩子给了他们做父母的机会,因为如果有的选,孩子有千万种理由不选你当父母。多少平庸的父母,因为小孩变得伟大。
我很纳闷为什么成为父母是唯一不需要持上岗证的?
希望每个人在为人父为人母之前,先学习如何合格上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