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总是不请自来
看到这张照片,你会不会有将被吞噬的恐惧?是的,最近的某一天,我几乎被巨大的情绪风暴压倒,因为看似光鲜的工作却要我低到尘埃里,如果有张爱玲那飞蛾扑火般炙烈的爱,也就罢了,但不过是为了维系职业的作秀和无视大数据科技的迎合而已。情绪像火山爆发四起的飞焰般们灼烧着我自己和身边的亲人,觉察到失控,赶紧进入自己的“静心”空间--瑜伽,来拉起自己与世界的屏障。
我知道,失控的时刻不是突然爆发,就像暴风雨,是水汽量、气流方向、强度以及大气层结构的多种因素作用而成,所以情绪的天空并非一洗碧蓝,我可以忍耐甚至欣赏小雨淅沥、微风阵阵,但对付突如其来的暴风,该如何自处?
听风千里,仍会满目疮痍
《 一平方米的静心》一书中指出,将情绪看到做不请自来的朋友,让他到访,而不做关注。冥想中创造一个不受打扰的空间,也有同种功效。对于零散的小情绪,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令我想起一首《千里之外》的老歌,对来自情绪空间的驿动的觉察,颇有听风千里的佛性。但情绪这种小怪兽,自带繁殖基因,你佛性它就魔性,放过了这一遭,很有可能再来一劫。因此,平静下来的我,不想就这样一笑而过,对自己的厌弃、对亲人的波及,都是我的满目疮痍。为什么可以应对无数次的小罅隙,却总会落入更大的裂缝?!
于是,扒开情绪的“遮羞布”,我问了自己以下问题:不愿意做的原因是事实还是感受?已经发生和没有发生的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发生了怎么样?最好的结果是什么?会不会发生?如果更换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件事可以不可以做?这件事请是不是必须持续做?换成自己是决策者,会如何做?答案来了:不愿是最大的阻抗——觉得会被拒绝和轻视——还没有发生——最坏的结果就是拒绝或者无视——发生了就下一个——最好的结果是推广达成——如果换成十年前,同样的地点和人物,年轻就没那么多不好意思——不必持续做,分析就是一场运动会过去——如果我是决策者,会充分利用大数据来应对问题,以及更多的线上工具,同时也会结合上层合作后的地推模式,而不是拿员工当温度计。
分析的结果,不是不安全感的焦虑、也不是怕被拒的不自信,而是令我看到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全局眼光、以及更前瞻的管理思路,相较于之前情绪梳理后的自责到自我接纳的转变,这一次暴风的中心,是我对自己的敬意,是内心巨大的希望——改善的期望,甚至想起“位卑未敢忘国忧”这样的名句哈,也会隐隐感觉到一股侠气又浮出来,不知道是燕赵儿女的乡风氤氲,还是骨头里的基因,从少年时就不舍仗剑天涯的执念,心底的这份执拗仿佛压于五行山下的”孙大圣“,而盘踞在我的心灵世界的是魔,叫做“虚荣”,而在此时,强烈的情绪就像冲破了封印的大圣的神力,直冲心魔……
逆风而行,一直做那个真实的自己
第一次,终于,我没有为情绪的爆发内疚,而是像打开了衣橱的后门,走进一个接纳自己的“新”世界,为什么说第一次呢?首先,之前每次做完情绪梳理,会感觉内疚,对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其次,在实践Tom Stone的“丰盛日记”时,写出十个原因时很顺畅,但是到十个卓越性时,经常卡壳,所以会认为自己是需要改进的太多;再次,在拷问价值观的教练问题时,未来的愿景中经常有个特别不一样的自己。直到写下这些文字,心里仍然羞涩于这样“夸"自己,会怀疑地想,不是应该自责、改变么?!
来自情绪的力量,被我放到了应对事件的行动中,借鉴一篇TED演讲中的100次尝试,盖上自己所有引以为傲的标签,我,空落落地正面迎接了这次挑战,竟然有三个惊喜发现:一是没有了任何标签,或者说没有了所谓的光鲜平台、名片上的title,生活还是可以由自己决定;二是比我年龄大的、腰椎病的同事们,站在我身边,没有职位的差别、只有不同的分工和相同的目标;三是先生在这样酷暑的天气里,为了让我休息好,会关掉空调。
原来,当我没那么关注自己,矫正自己的表现时,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和他人,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赤裸"的自己,需要更大的力量,只是这力量,可能需要发现、或者说需要跨越些什么东西,于我,是解开那一席看似华美的“袍”,披上我自己的风衣,逆风而行……
难忘,电影《大圣归来》里有个画面,斜眼看世界的他吊儿郎当地扛着一只棍子,那背影里的匪气和侠气,好似现代的混搭,不是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和“狗熊”的两面?
联想到写作,完全和驾轻就熟的体制文不一样的网络文,也曾让我失去信心,归咎于没有时间查资料、没有精力坚持等,然则,心底的那股子侠气,还是不肯放过这样一个执笔为剑的机会,看别人的文章,如听风千里,自己的坚持,也叫做逆风而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