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风雨哈佛路》:自我能支持你走多远?

《风雨哈佛路》:自我能支持你走多远?

作者: 墙上的向日葵莱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22:34 被阅读0次

在个体漫长的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作为客体,一直接受着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着老师、学校和社会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可是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是“自我”。“自我”指的是个人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感知。很多人以为了解“自我”并没有什么意义,还是要按部就班的生活,还是要上学、工作、生活。但实际上,对自我心灵的透视和生存环境的审视不仅是一场严酷的心灵拷问,更是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清晰,让生存更有意义的必不可少的方式。

《风雨哈佛路》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改编的一部励志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贫民窟女孩克服生存、生活、精神的种种困难成功考上哈佛的故事。这是一个人生命的奇迹,更彰显了“自我”难以估量的巨大能量。“自我”属于心理学范畴用语,我对此并没有专业深刻的研究,只能从自己浅层次理解的角度来探寻主人公利兹的成长史,从中挖掘“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本片电影以利兹的自白为主要叙事背景,展现了利兹的内心世界,和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觉醒的过程,以及对她的人生产生的巨大推动力。利兹从最初的没有“自我”到意识到“自我”,再到突破“自我”,不断从内而外地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一步一步清除周围的障碍,让自己的人生回到“该有的位置”。利兹的“自我”意识和母亲的状态紧密相关。

最初,利兹只是一个弱小的小女孩,她渴望母亲的爱,渴望正常的家庭。这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可是这普通人得以享受的一切她却什么都没有。父亲是个标准的“无为主义者”,虽然聪明至极,几乎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可是他只会窝在家中的沙发上,不管子女生活,不管妻子为毒品发狂,是个彻彻底底的放弃责任,放弃“自我”的人。母亲陷在毒品的深渊里难以自拔,一发起疯来竭嘶底里地问孩子们要钱,把她们仅有的买面包的钱都抢走了。尽管如此,利兹依然记得母亲正常时候的样子,依然渴望母亲的拥抱和爱意,觉得只要能看到母亲的笑脸就一切都知足了。那时候利兹以为,“你的父母是你的上帝。”可以说这时候的她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寄托在母亲身上,尽管这是一个腐烂的,充满着毒品气味的母亲。母亲的座右铭就是“明天就会好的”。于是利兹也以为母亲明天就会好起来的,就这样一直等待一直拖延。

后来,母亲被送去强制戒毒,出来后又因为感染艾滋病带着利兹姐姐回到了爷爷家里。利兹也因为总是不去上学被送到了教养院。被带走的那一天,她用乞求的眼神希望父亲能把自己留下,可父亲只是用衣袖擦了擦汤匙,漠然地吃着凉水泡的饼干片。在教养院她度过了一段无比毛骨悚然的时光。这里的女孩叛逆,殴打是家常便事,背地里用残忍的手段报复她人更是十分常见。利兹在这样的环境里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旁白这样说到,“我十五岁岁迈入社会,我的母亲快死了,我的父亲离我而去。有时候我觉得世界外有一层外壳,我们所有人都在他的里面,你能看到外面,却不能出去。”这意味着利兹开始探视自我,开始有突破世界的意识,可是她面前有无数困难,无数阻碍,有饥饿,有居无定所,有无家可归,因此她只有无力。

母亲和姐姐搬到爷爷家中以后,利兹从教养所逃跑,和一群社会混混待在一起,他们跑闹,四处流浪,过着永远担心下一顿午餐在哪里,晚上睡在哪里的日子。那段日子她的自我意识是混沌的,她一方面清楚得知道自己无法在教养所那样“惨无人道”的环境里继续生存下去,一方面依然期待着母亲能好起来,自己能重新过上被母亲照顾的日子。那时候她还没有意识到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争取。

母亲去世是利兹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看到母亲被草草埋葬连墓碑都没有的时候,当埋葬完母亲看到周围的朋友还在抱怨的时候,她突然开始意识到一切都必须改变了。她的母亲一直说“明天就会好起来的。”可是一直到她生命的尽头,母亲还是饱受疾病的折磨,还是在毒瘾中挣扎,还是双目失明,酗酒成瘾,最终凄惨的死去。利兹由此开始意识到,不要什么都等到明天,如果一直推脱,一切都不会继续,而明天其实就是现在。“人可以成为他必须成为的人。”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利兹意识到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不是必须的,人并不是要一直呆在生来就有的环境里,而是要去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你要清楚得知道是什么阻碍了自己的改变,然后去一个个剔除这些障碍。利兹首先意识到的障碍就是自己,她意识到了自己以往的懒惰,意识到自己能够改变自己,能够把自己从糟糕透的环境中拯救出来的只有自己。她知道,没有你,地球照样转,有的人的需求,意志会比你更强烈。看不清是多少微小的因素聚集起来造成最终的局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寻找这些微笑的因素,并改变预设好的局面。于是,她开始去找学校,去念书。她敲了无数个门,告诉了无数个人自己的悲惨境遇,被无数个人拒绝,也最终被一个人接纳了,这就是新生活的开始。第二个障碍还是自己,有意识还不够,还要去努力,抓住这个机遇,这样才能有能力从糟糕的环境中爬起来。于是她修了十门课程,住在学校,用两年时间念完了四年的课程。并且她努力寻找新的奖学金,在朋友的质疑声中坚定自己最初的想法,成功获得了纽约时报奖学金,在迈上哈佛的路上走得更进一步。这是生命的奇迹,一切都改变了。

利兹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过程,是挣扎着从泥潭中站起来的过程,更是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并推动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你会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的存在吗?会检讨自己当前所处的环境吗?会有想要改变的事情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吗?

挖掘审视自我,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

备注: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十点影视与书),系原创。

相关文章

  • 《风雨哈佛路》:自我能支持你走多远?

    在个体漫长的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作为客体,一直接受着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着老师、学校和社会需要我们掌握的知...

  • 經典語錄

    信心,能支撑你一路的发展;眼界,能决定你选择的方向;格局,意味着能成就多大的规模;毅力,会支持能够走多远;用心,做...

  • 2017-10-03

    人生寄语:心态决定你一路的风景,眼界决定你选择的方向,毅力支持你能走多远,人生何不如此,且行且珍惜!

  • 2017-12-25

    路在脚下,能走多远,路就多长!

  • 《风雨哈佛路》——自我救赎

    风雨哈佛路说是一个很励志的电影也对,但我觉得它也不是那么励志,因为它主要写的是主人公丽思的自我救赎的过程,我觉得...

  • 风雨哈佛与百味人生(二)

    这是《风雨哈佛与百味人生》的第二篇,由电影《风雨哈佛路》带来的思考:关于朋友、关于自我。 —01— 关于...

  • 《风雨哈佛路》:风雨哈佛

    看过电影,记忆都消失殆尽了,因此看书是重游旧地,是旧梦重温。书的开头到结尾,是从一个平凡女孩的出生开始知道她被享誉...

  • 简更1518‖你的文字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你的文字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文|张爱敏 03你的文字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永要研修共同体”除了每周5天的关...

  • 02022023《破圈》第48/ 500本 【佳庆方舟读书】

    02022023《破圈》第48/ 500本 【佳庆方舟读书】总结:突破圈层限制的哈佛认知升级课。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

  • 风雨哈佛路

    风雨哈佛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雨哈佛路》:自我能支持你走多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lb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