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袁湘琴的智商只有75,小七的智商不知道会不会比这个低。
她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包括内心纯净善良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最大的不同小七没有袁湘琴那么幸运。
出生的前天,她的父母不知为什么事情吵架,气头上的伯母在第二天就早产生下才七个半月的她。
二十三年前,没有通讯没有交通工具,去找一个人基本靠步行。
生孩子请个接生婆在家接生就了事。
在伯父还没有请回接生婆时,伯母就生了。
那时的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包括我这个伯母。
加上对伯父的怒气未消,接生婆来到时只看到孩子躺在地方,赤裸的小身子盖了件衣服,脸色铁青也不会哭了。
因为不足月身子特别小,接生婆以为活不了,料理好之后发现这条小生命还算正常。
可伯父又气不过了,又发生了一次争吵。
于是伯母月子期间用冷水洗澡,导致没有奶水,小七一口母乳都没有喝到。
这对于她那小身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那时的孩子生命力总是这么顽强,现在想来都惊奇她是怎么活下来的。
只记得前两三年她们母女两人都在生病,大的面黄肌瘦,走路都要大喘气,小的瘦小得更加离谱,一个三岁小孩走路都不稳,小身板和个一岁小孩无异。
如今的小七倒也健康壮实,就是有点矮,没到一米五的身高。
从小学习的成绩都是班里的垫底,小学毕业就没再继续读书了。
然后就一直呆在家里帮着父母做着纸品加工。
十八岁的时候,伯母让我带她出来找份工作,想让她进入社会见见世面。
一直生活在农村在父母身边也不是办法。
我也答应了。
但伯父是迟疑的,一个常年奔走各个城市做生意的男人,要比伯母要理智客观得多.
他知道小七思想单纯,做人简单,有点缺心眼,担心她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
用我母亲的话说,他怕小七被外面的男人三言两语给骗走。
而我却被母亲狠狠训斥了一翻,说我不知死活,说小七这么头脑简单的人,长这么大都没敢一个人去过十多公里外的镇上,大字不识一个,带她出去可能工作还没找到人要是走丢了,你付得起这个责任吗。
我当然付不起这个责任,于是几句轻描淡写对外面工作的描述,便让小七都打了退堂鼓,接着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小七没带出来,而我却带出来另外两个堂妹,叔叔家的女儿,也是十七八岁的年纪。
她们两姐妹工作还算正常,只是人情世故上有点一言难尽,日常生活太懒散随意,对家事一窍不通。
开始生活在一起没两个月,我就有点忍无可忍。
但念在是我把她们带出来的,社会经历尚浅,又都是简单的人,还不放心让她们完全独立。
直到某天晚上,偶遇她们在街上和男生搂搂抱抱,我才惊觉事态完全在意料之外,不是每天生活在一起就是能掌控的。
我打电话给叔叔,说出我的担忧,我害怕哪天下班回来才发现她们搬走不知去向。
当时也不知道我抽的哪门子疯,就游说叔叔要不就带着婶婶一起出来工作,
都还年轻找工作容易,家里的纸品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而且一家四口每个月工作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我给叔叔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的蓝图,他带着婶婶出来工作了。
两个堂妹也搬了出去和父母同住。
一切正常了三四个月。
叔叔开始不安分了,他开始往返家乡和情人幽会。
用我母亲的话说,他往返广西和广东的频率比他们去镇上逛街还多。
在他又一次回家乡时,婶婶跟着别的男人走了,从此了无踪迹。
又过了几个月,其中一个堂妹和她所谓的男朋友在骑行中发生车祸,她在医院躺的一个月里,我没见过那男人一面,听说他只是皮外伤早出院不知去向。
出了院他们都不想呆在广东了。
原本的一家四口回去的时候只是有一家三口。
这一家子在这半年多里上演一部浩大悲催的生活狗血剧。
我的心情五味杂陈,有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悲凉。
回到家乡的他们,叔叔还是在一天到晚不着家,过他的肆意人生去了。
听说堂嫂也给两个堂妹和小七在家乡镇上找了一个个在餐厅的工作,可都没做几天就被劝退了。
听说不了解的人上门来提亲,都尘埃落定住到男方家里去了,还是被送了回来。
听说她们现在都呆在家里,帮着伯父做做纸品加工的...
听说一个女人嫁错人毁一生,男人娶错人会毁三代。
这个我是相信的。
婶婶十六岁嫁给叔叔,文盲不说,生活的邋遢和好吃懒做的品性也影响了她三个女儿。
养育孩子岂是让他们吃饱穿暖就了事的。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非常惊人的。
电视剧<恶作剧之吻>开播后,让许多女生疯狂迷恋起蠢萌少女恋上天才少年的纯爱故事。
幻想着浪漫的故事,也能降临在自己身上。
当然我除外。
那样的剧情,还有其他电视剧上一些玛丽苏情节,都是看看就过了。
觉得无聊又没营养。
现实生活中,没有男生会喜欢一个傻里傻气,又不断给自己惹麻烦的女生。
在我认知里,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是你很好,我也不差。
最好的婚姻也不是一个残缺的半圆遇见另一个残缺的半圆,然后拼凑成一个圆。
而是我们各自都是完整的一个圆,然后携手看看这个美丽又残酷的人间。
像袁湘琴这样傻白甜的人设,神经大条,做事永远少根筋,笨手笨脚
常把事情搞砸,在现实的生活工作,被嫌弃被淘汰是必然的。
愿这些笨笨的女孩能被岁月温柔以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