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马云家的定损宝被朋友圈广泛刷屏。这款号称是图像定损技术首次在车险领域实现商业应用的跨时代产品,速度引起了吃瓜群众们的广泛关注。
据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的说法,“定损宝”能覆盖的纯外观损伤案件占比约在60%(每年私家车保险索赔案件约4500万件),有望每年节约案件处理成本20亿元。
看起来是一个无限美好的事情,但菜籽君觉得,等定损宝跨过下面这两个最大的挑战之后,再说其能否成功才比较稳妥。
第一大挑战,理赔数据来源。
因为AI技术的进步,最核心的不是算法,而是数据。但作为保险公司最后的核心竞争力,又有多少家保险公司乐意将理赔数据开放给定损宝呢?
在目前的车险市场,人保、平安、国寿财险、阳光等几家大公司,份额占比超过了80%,余下还有一大堆的小公司。
对于大公司来说,让大公司扔掉亲儿子而用外来的儿子,尤其是这个外来的儿子还不一定比亲儿子厉害的情况下,其难度可想而知。
因为,类似于定损宝这样的产品,基本上每家大公司都有。比如平安好车主,早在几年前就能实现定损宝所说的单方责任事故处理。甚至定损宝不能处理的非单方责任事故,只要双方都是平安承保车辆,也可以拍照后直接理赔,不需要查勘员到现场。
平安好车主的拍照理赔
而对于小公司来说,马云家还有自己的保险公司,数据开放给他之后,谁敢保证以后会不会被一脚踹开?毕竟,某小保险公司在邮包险上吃的亏还历历在目(某家小公司与淘宝合作邮包险,模式成熟后被一脚踹开,大头的份额转给了众安,可悲的是现在众安也被踹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对于小公司来说,这事儿就有点像一个有前科的花花公子去追妹子,一方大声喊着我要对你好,另一方却在犹豫这厮睡过之后会不会直接翻脸不认人。
第二大挑战,保险公司对于推修话语权的把控。
此外,对于车险公司来说,车险理赔还有另外的一层重要意义,并且和营销(保费)直接挂钩,那就是推修。
现在的保险公司和4S店,基本上就是个相互捆绑很紧密的共生体。
保险公司客户多,报案多,引导去4S店修车的也就越多,于是4S店获利也就越多(现在卖新车赚不到多少钱了,4S店主要靠售后过活),然后4S店向保险公司推荐的新车客户也就越多,然后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就更多,并能推修更多的车辆。
而这个合作的核心,并不完全在于保险公司给4S店多少车险销售的返点,而在于保险公司对于推修这件事儿的把控力度有多大。
如果按照定损宝的玩法,这个关系就会从现在的客户——保险公司——4S店变成出险客户——定损宝——保险公司——4S店。而且,保险公司是这个层级中的非必须选项,久而久之,会不会演变成出险客户——定损宝——4S店的格局也未可知。
SO,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险公司会贪图定损宝可能带来的时效改善、损耗下降,来给车行这个保费收入的主渠道吗增加更多的风险系数?
菜籽君觉得不会。因为在保险公司中,业绩导向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儿。讲白了,业务部门的话语权最大,哪怕管查勘员的运营部门,也是要积极配合的。
综上,菜籽君觉得,定损宝目前还是个看上去很美的事儿,在实际应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最后会不会走得通,也不好说。
就目前来说,菜籽君觉得,互联网、AI等对保险公司的变革,目前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营销方面。而在更为封闭的理赔端,可能还要看保险公司自己来折腾。毕竟,在该领域,一个外来者要做出颠覆性变革,所需要应对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和流量。
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