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梦中醒来,如果离起床时间尚早,就开始自我攻击,应该多睡一小时,还是应该运动40分钟、洗澡二十分钟呢?
当然我通常的做法是以结果论。锻炼的好处,不仅仅是敢吃了,最为重要的是精神兴奋可以持续一个半小时,如此能够解决晨早高强度的工作。之后的萎靡呵欠,没什么重要的事,可以挨到午饭后的幸福时光中,不受干扰的休息。
不锻炼继续倒头睡,多一个小时的质量一般,起床的清醒是漫长的,而且到了十点钟依然会困倦些,索性咬紧牙关,坚持爬起来跑出去。
看看为了一个打鸡血的状态迎接我又爱又恨的工作,付出了多少权衡和考量。真真是希望主动应下来者番差事。
回过头看到青涩的当年,对管理人员的嗤之以鼻,觉得自己真是年轻。只看到人前的热热闹闹,哪知道背后交出去的智商税。
以事实为依据,大到以法律法规,小到以规章制度为准绳,基于自己去专业素养高低,才能玩好躲避球的游戏。若是以进攻为最好的防守,那么有些人的能力勉强自保,有的人就只能承受在才不堪用的痛苦中,而无法自拔。
也有一些人,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游刃有余,令人羡莫嫉妒。私下不禁暗暗揣摩,这得是当年或是偷偷的吃了多少苦,才磨砺出自己的寒光一抹,切白菜剁骨头的随意挥洒,无人争锋呢。
一切的运转,混在其中,从开始都不按套路或计划进行,令人均有恍惚的感觉,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摸索出规律。再一思忖,这其实就是一些工作的规律,看似随机的各种题儿,不正是一种工作内容嘛。没有规律也是一种规律,只是一种未掌握而即将掌握罢了。
人是有弹性的,所以有着很强的适应性。这倒不是说像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而具有弹性。而是留在身体内的基因代码起到的作用,否则我们人类凭什么掌握工具,凭什么成为食物链顶端。
动物也会迁徙,寻找生存的栖息之地。只是我们在迁徙不成的时候,会观察周遭的环境,寻找或是根据环境的动态发展,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时机,加以运用,而不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多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可以活的有质量、有方向。
人类都是理性和感性并存的,不懂得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并实践,容易感情用事,就会被情绪左右。可是一味地理性处理自己和身边的事,也不好。
内外兼修理性偏多的人,凉冰冰的样子会让不是此类的人感觉不舒服。他们通常是冷色调的打扮,跳跃和活波的色彩不会在身上表现出来。即便是强加于人,也是于气质违和的。
感性偏多的人,其实或多或少也会有活泼的苗头在生活或工作中流露出来。只要细心观察,总可以发现端倪。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谁和谁气味相投,那是注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