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你知道市场究竟在干什么,市场在什么位置该干什么,让你知道,一个建立的仓位,如何持有,如何把一个小级别的持有逐步转化为大级别的持有,又如何退出,这一切,最终都是为资金管理服务的,投资最终的目的不是股票本身,而是资金,没回收资金,一切都没意义。
所以,一切的预测都是没有意义的,当下的感知和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资本市场就是一个金钱的游戏,除了钱,还是钱。只有钱是唯一值得信任的,而钱在市场上运动的轨迹,就是走势。这是市场中唯一可以观察与值得观察的东西。
所谓基本面,只是一个借口,给自己壮胆和忽悠别人用的。对基本面,只要知道别人心目中的基本面以及相应的影响就可以了,自己千万别信。
人脑具有一种追求和谐感觉的天性,或者说人脑对于凡能达到和谐的关系或结构的东西有一种天性的偏爱,而对于违背和谐的冲突,则有一种天性的排斥,凡达到和谐的东西,人脑就天性地喜欢它、接受它、肯定它,反映在人的意识上,人们便会认为它是正确的、公正的、合乎道德的;而对于不和谐的、矛盾的、有冲突的东西,人脑就天性地厌恶它、排斥它、拒绝它、否定它,反映在人的意识上,就认为它是不正确的、不公正的、不道德的,此时人们就会努力去消除矛盾和冲突以求得和谐。
人脑的这一追求和谐的天性,就是人类理性的来源。体现这一天性的有这样一种重要的、严整、典型的和谐方式,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条天赋的理性原则:凡在人们看来相同的事物,人们同时认为(1)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同物同性);(2)它们应该受到相同的对待(同物同待)。“同物同性”是指导人类作出认识判断的原则,“同物同待”是指导人们作出公正判断的原则。
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就是所有的介入都是可介入从而被介入地介入着。也就是所有的介入,当你介入时,市场与你就一体了,你创造着市场,从而市场也创造着你,而这种创造都是当下的,从而也是模式化的。真正的理性关心的不是介入的具体模式如何,而是这种模式如何被当下着,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如何死去。
对于市场来说,介入就是介入生死,无所依据地从容于各种模式之间,无所往而生其心,而心实无所生,方可于生死而从容。【扫地僧:这句话来自《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无所住,不是无所往,这里是个错别字。引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从容于各种模式之间,不留恋不执著于任何一种模式,无论什么模式,最终所要的结果就是赚钱。除了市场,其他所有事物也一样,世上本没有好的事情,坏的事情之分,一切都是空,我们不应当强行主宰,要顺其自然,出现就出现,不出现就拉倒,宇宙万物并不会因为它的出现或不出现就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最后再借用知乎上一位高人的解释:无所住而生心——想吃什么吃什么;心实无所生——吃啥最后都变成屎。哈哈,看破一切,方可从容。】
对于市场的参与者来说,首要且时刻必须清楚自己目前介入模式的当下。
市场是一个狩猎场,首先你要成为一个好猎手,而一个好猎手,首先要习惯于无言。如果真有什么真理,那真理也是无言的。
本质上讲,均线代表着相应天数大家的平均成本。
智慧都是相通的,“只操作能操作的”,而不是“只操作喜欢的”。能操作是需要“察”而得之,不是靠喜好厌恶来的。随便在市场里抓一个人,问他为什么买手里的股票,10000个人有9999个人告诉你因为他的股票如何如何好,这种人能在市场上长久活下来就是世界最大奇迹了。
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为自己的股票的好找理由。
技术派其实更多的是解决何时买何时卖的问题。技术分析,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分类。技术指标不过是把市场所有可能的走势进行一个完全的分类。
任何技术指标、系统,本质上都是一个评价系统,也就是告诉你在这个系统的标准下,评价对象的强弱。任何技术指标系统的应用,首要的选择标准都和应用的资金量及操作时间有关,脱离了这个,任何继续的讨论都没有意义。
投资市场中一个最坏的毛病就是根据盈亏进出,而盈亏不是先验的,是根据当下走势决定的,是被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