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到了大年三十了,今天我有幸和我爸妈一起去逛个市场,说是逛市场,倒是裹得严严实实的,差点没在外面冻死,就转了一圈,浑身僵硬地回来了。
在市场转悠的时候,我没什么事干,就跟着我爸我妈,左看看右看看。我妈去小铺子里买了点烧纸,就在这个时候,我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一袋子“元宝”上(就是金灿灿像小船一样的那个东西),脑海里浮现一幅幅画面,想到了之前的一些事情。
自从小学二年级左右开始吧,因为我爸妈都上班,我中午和晚上都会去小饭桌住下,晚上五点半左右我爸爸才能来接我。当时我没有去那种组团的小饭桌,因为太贵,而且规矩之类的贼多。我在的那个小饭桌,平时负责管孩子的阿姨姓沈,还会有一个阿姨负责帮忙,但是那个阿姨我也不熟悉,而且总是换人。
记得之前的每天晚上,小屋子里就只有我、几个学生以及沈阿姨,到了晚上,男孩子多半都会自己回家,小的时候就剩下一个姐姐陪我,等我上了三四年级,就有几个比我小的弟弟妹妹在那里。
沈阿姨年轻的时候当过厨师,还对模特走秀很有兴趣,经常和自己的好姐妹们一起去汗蒸(我也只是听说过)或者跳舞。她平时对我们挺凶的,还说过我几次,但基本上不会真的怪罪我们什么,在人少的时候,就会和我一起聊聊天,平易近人了许多。
至于我为什么对这个“元宝”印象这么深刻呢?还是源于一个晚上。
那天小饭桌只有我和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刘妹妹。她写完了作业,可我没办法陪她玩,她有些无聊的在屋子里一直走来走去,摸摸这个玩玩那个,一会儿就停下来,百无聊赖地坐在我的旁边。
就在这时,她好像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新事物一样,她看到沈阿姨在卧室里折着什么。“沈阿姨,你在干什么呢?”她蹦蹦跳跳进了屋子,就发现沈阿姨在用金灿灿的纸折一些东西。她软磨硬泡了好半天,沈阿姨终于答应带上她一起折,她渐渐安静了下来,也沉浸其中了。
我奋笔疾书,过一会儿也写完了作业,于是我找她们两个,决定一起去折纸。
就这样,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差了好几十岁的三个人),一边聊天一边折纸,一直到我爸来接我,我才回过神,恋恋不舍地走了。
在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折的是什么,也根本没有过多在意。直到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和我妈逛市场的时候,一转头,看到一兜子的金灿灿的小船一样的东西,和那些烧纸一起卖,我抿了抿唇,问妈妈,才知道那是什么。当时心里有点奇怪的感觉,我第一次知道那也是可以手折的,可知道了是干这个用的以后,我的心里多少还有些别扭(当然没有别的情绪啦)。
其实就这件事情吧,如今的我回想起来,又想了点别的东西。听沈阿姨之前的意思,是别人买的东西,让我们可以帮忙一起折。这也算是她的一种额外的收入吧。好像身边的很多人都在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给自己找了一份“第二职业”,以获取一些微薄的收入,或许是减轻负担,或许只是为了享受一点点精力的投入和喜悦的收获。
要知道,我身边的很多同学,就算是很少,也许几十,多则几百,他们似乎都有过自己赚取一些零花钱的经历,而我好像从来没有过。这让我的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期待,我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小的买卖,或者说小的努力,有一点小小的money,可能只够买一杯奶茶的,可那是我自己买的第一杯奶茶,也一定很好喝吧!
网友评论